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3-08-03
靠着经验混下去
这几天看人们聊科技,感觉比科技爆发本身还有趣。你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一件事:你是《槽边往事》的读者,而我也会是其他人的读者。你关注《槽边往事》的时间到现在不会超过11年,但是我作为读者的时间要远远长于这个数字。
我从青年慢慢来到了中年,那些我在网上的观察对象也是同样,并且我看着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入中年,一点点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最早我觉得大家彼此都差不多,如果不是因为类似的爱好,当年就不会选择上网。如果不是因为类似的心性,我就不会一路关注下来。到了今天,我不再那么想了。
在常温常压超导体的新闻出现之后,我发现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下了非常坚决的结论。他们如此坚决,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下了什么注。让我吃惊的地方也恰恰在于这里,他们没有一个人的专业是物理学,更不用说是材料物理。他们距离自己大学毕业已经最少过去了20年,在这20年间也没有任何持续进修的迹象。他们日常的兴趣和精专的领域,和超导完全无关,即便放大到实验物理学的范畴,也依然看不到有任何交集的迹象。
那么,真或假,成或不成,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如果你从博客时代就是我的读者,那么在漫长的岁月中你应该能够观察到一个事实:虽然我出自民航业,而且写过很多航空方面的文章,但是在我离职10年之后,我就很少再碰这个话题。如果有读者询问我关于某起民航事件,某起航空事故的个人观点,我都会回答说我不清楚。
道理很简单,我已经离开这个行业10年了。当年我的所有经验,在10年之后估计早就不再符合实际情况,更不用说用来解释分析什么问题。经验是会耗尽的,人的心智有穷时,我又不是阿西莫夫小说《基地》里的哈里·谢顿,可以凭借此刻的经验和知识算尽1000年之后的所有变化。所以,尽管我知道写什么话题大家愿意看,也知道怎么写一篇看似说了点什么,其实又没说什么的文章,而且大家看了还依然有了心理满足。但是,我还是选择了闭嘴。
面对超导体的时候也是一样。我认为我在大学四年里所修的物理和数学课程,远远无法支撑我对现在前沿科技做出任何有效判断。无论是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判断,都没有任何真实依据。我认为我在大学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里,也没有获取到足以做出判断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我只能像是个小朋友那样,简简单单期待未来,希望人类的科技树能够点亮新的枝干,让我得以窥见未来的一角。
当然,我也可以靠着经验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反正读者大多也不懂,反正我身上有光环加持,反正读者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结论,反正这是押宝一边的游戏---反正押错了人们会很快忘记,一旦押对了人们会当成个传说讲述很多年。这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标准中年大叔的做法,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敢于下任何险峻的判断,自信从每一个毛孔里溢出,然后一眼就看穿了生活的心肝脾肺肾,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
那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自己还是有些不同的。就是说和我当初刚上网时认识的同类相比,人到中年之后我变得没有那么笃定。尤其是在对自己的态度上,我认为自己是最不可靠的那一个。我对自己的任何一种定见,都会对应着生起一种怀疑: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在文章里,在言谈中,有得是技巧可以绕一下,可以盖一下,可以跳一下,这是人到中年带来的福利,使诈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是自己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否则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很陌生。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们最终都变成了自己当初所讨厌的样子。而之所以会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每天照镜子,我们对自己的变化没有保持警觉和觉知。我还是那个我,但真不是,你一点点变成了爹。
最近几年,通过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我个人还是取得了一些微小的进步。一个是我学会尽量控制使用自己的经验,因为在实践中我发现既往的经验对于学习新知是个障碍。想要学得快,最好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不要在一开始就有种种个人看法,种种个人观点,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妨碍你持续深入学习,总是想要打个死结,总是想要让你觉得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一个是我学会了尽量不要用审美去下判断,尤其是快速判断。审美可以让人轻易地否定一件事物,代价是连带它表象之下的一切思量和一切努力都一并被抛弃。反复那么做,可以获得一种基于否定的快感,但也正因为这种否定,人在快速判断中无所得。每说一次“这太low了”,每说一次“这太烂了”,每说一次“这太傻屄了”,个人所得是零。人总是需要通过肯定和认同,才能从事物中汲取营养。而个人审美在现实世界中,连个灯泡都换不了,与此同时,“达成”这个概念和美丑一点关系都没有。
利用经验和审美来做判断,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特权。听声音就知道一道菜火候对不对,这是大厨李大锤的特权。看一条物理学公式美不美就知道对不对,这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特权。而人到中年常见的问现象是李大锤说某条物理学公式因为炝锅的声音不对,因此一眼假。爱因斯坦说一道菜因为看上去不够简洁肯定味道就不对,因此大家都别动筷了。但他们又是李大锤和爱因斯坦,面对的是自己的食客或者学生,他们的自信和笃定掩盖了一切。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一次超导体究竟能不能成功,依然还在等全世界各个实验室的验证结果。因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我的经验还是我的审美,都没有用武之地。虽然我无法得出一个结论,但我并没有任何遗憾。虽然我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我并没有任何羞惭。所以,我可以坦然承认:我不知道。读者会因此失望么?也许会,但那又和我有什么关系?他们失望的是那个无所不知的和菜头,我和他又不熟。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我的音乐设备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何以遣有涯之生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似你这般焦虑不已的父母亲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介绍一下我的新头像
继汉尼拔医生、齐木楠雄之后,昨天我已经启用我的第三套网络头像。一套两枚,一枚打算用于我的朋友圈,一枚已经用于网络世界。 用于朋友圈的头像是「揪心版」,T 恤配字为:失败固然可怕,但是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用于网络世界的头像是「杠精版」, T 恤配字为:与其反思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