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2023-08-06
再逢地震
随着阵阵眩晕潮水一般将我淹没,我在深夜从睡梦中突然醒来。房间里安静而黑暗,只有呼吸灯在床脚闪烁不已。眩晕的感觉并不是梦境,没有随着我醒来而消失,我反而发觉自己正在以极小的幅度摇晃,这越发让我感觉自己正在黑暗中漂浮。
一开始我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时候我的确会有类似的感觉,从骶骨开始有放射性的力量沿着脊椎上行,使得大脑感受到一阵阵微弱的冲击。有时候我从梦中醒转,在黑暗中睁开眼睛,身体却觉得自己正漂浮在别处,随着水波上下起伏。但是很快我就发觉了不同,眩晕的感觉已经让我开始恶心,这样的力量不大可能来自身体内部。
这感觉维持了很长时间,但也许只是几秒,在黑暗中我丧失了时间概念,人却逐渐清醒过来,脑子越转越快。摇撼的感觉突然停止了,我猜想可能是地震。于是在停止的一刹那,我转而去数我的呼吸。如果这种感觉源自我的身体内部,那么它应该会周期性出现。如果是因为地震,那么前后会有两次,横波和纵波之间存在着时间差。
大约几十秒到一分钟之后,摇撼再次带来了眩晕。我在黑暗中又数了相同次数的呼吸,并没有出现第三次。这时候我已经完全清醒了过来,确定刚才发生的是地震。摸出手机上微博搜索地震,已经有许多网友惊慌地发出了询问。
但是此时我的睡意凶猛袭来,从前天晚上开始,我的猫咪每晚 12 点之后就在卧室里疯狂兜圈,从床上跳到地上,疯跑一段之后再次跳上床继续冲刺,如此往复循环。她一次次打断我的睡意,等到我能入睡之后,就会比平常睡得更沉一些。于是,我挣扎着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这件事---也许我正处在非常深沉的梦境中,所以一切才会看起来都那么真实,自己总是不可信的。我写道:
“被晃醒了,感觉像是地震。横纵波引发的摇晃时间间隔很短,估计距离震中不远,等早起看新闻是什么情况。接着睡。”
我有充分的理由接着睡。除了我以外,任何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四川人、云南人、西藏人都应该翻身会翻身接着睡去,不会选择起床穿着睡衣跑到楼下露天空地上待着。我作为云南人,对于一年里发生三四次地震早已经再习惯不过。用身体感受学习震级,这是一种本地人的本地能力。
地震来了跑出门躲避,这叫“跑地震”。这么多年里,我就遇见过两次,两次都是在昆明。一次早一些,只有小震,但是人们传说会有大震。于是无数人晚上跑到市中心的广场躲避,我走去看过一次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绿化带上坐满了人家,铺了毯子或者塑料布在聚餐,就有点像是去年北京才开始流行的露营。
另一次我在民航值夜班,躲在办公楼的小隔间里偷着上网。也是一阵眩晕猛然袭来,但是那一次不同,我的电脑屏幕靠着墙板,突然开始高速地敲击墙面,发出铛铛铛铛的声音。房间里灯光忽明忽暗,我抬头去看天花板,上面有一条用铰链悬挂的日光灯,它正在空中疯狂摇晃。那是在四楼,如果四楼都能晃成这样,地震的烈度一定不会小。
我放弃了可以直通塔台的电梯,步行下楼,来到院子里给几个住在单身宿舍楼的同事打电话。很快,几个衣冠不整,惊魂未定的青年员工就聚在了一起。然后大家发现,聚到了一切,发现大家都还安全,接下来就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才好。回到楼里是不明智的,但是在瑟瑟冷风中站在机场建设银行门口也显得很怪。
“还是吃一顿吧”,我忘记了是谁做出的建议,理由也很充分:吃完了再回去,做个饱死鬼。大家都很赞同,于是我们就步行前往飞行队大门口,那附近在夜里会依然开着几家烧烤店。我们坐在路边喝了啤酒,吃了烧烤,聊了会儿天,然后就鼓起勇气各自回楼。我接着去值班,他们接着去睡觉。
那一晚我有三件事记忆犹新,一件是显示器敲墙,一件是日光灯打转,还有一件就是那晚的烤鸡翅极为难吃,又干又硬,毫无任何滋味。如果不是地震,我们应该会找老板退钱。但是有了地震,似乎一切也都没那么重要了。
昨晚的地震远远没有达到值得去吃一顿烧烤的烈度。而且这里是北京,一瞬间我动过念头,是不是给朋友打个电话?但是在下一瞬间我却陷入了一片茫然,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我又应该打电话给谁呢?
早起看到新闻报道:北京时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平原县距离北京直线距离 317 公里,那么计算下来,我应该在黑暗中数了 45 秒左右的呼吸。当时我感觉有一分钟,说明那时候我已经完全清醒,都已经可以做数学运算。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原来网友不读书
就在这一两天,你应该在微博、Twitter、抖音反复刷到我写的一段话。它来自《 穿牛仔服的国王---《马斯克传》读后 》这篇文章,相信现在你已经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和我的一整篇文章相比,摘选出来的这一段话其实没多少价值,只是有传播力而已。它给人一种虚假的智力优越感,认...
重开博客的一些技术细节
我在公众号里说我“准备重开博客”,并没说我“已经重开博客”,但还是有很多人很敏锐地已经先期抵达。所以说,并非所有人都丧失了逐字逐句阅读长文的能力。 这个博客还是基于我最熟悉的WordPress 搭建,因为我对它最熟悉,当年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和我三十多岁时写博客不同...
火星任务在地
不需要去火星才有火星任务,火星任务就在地球。 几年前有条新闻,说是招募首批火星殖民者,单程票,去了就不能再回来,即便如此报名者也挤破了门槛。当时国内网络上也引发了极为热烈的讨论,我评论说:当初大家投胎来地球的时候,也是这般光景。 所以,火星任务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生隐喻。...
拒绝新闻的生活
今天早上我7 点半起床,洗脸刷牙,给猫咪打针做早饭,再给自己沏一壶茶喝上。现在是 9 点半,我已经喝着茶读完了一本书,在微信里对亲朋好友分别做了针对性的推荐,现在打算和你聊聊这本书里谈到的话题。 当然,在一开始你不会关心这本书,你只关心一个话题:为什么你能读那么快?因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