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3-09-08
观点和想法
从内容上来说,所有社交媒体的特点都是一样的:结果前置。什么意思呢?社交媒体上最匮乏也是最珍贵的东西,是人们的注意力。结果前置,就是吸引注意力最快当的方法。
比如说你想要分享一件好笑的事情,正常人的正常叙述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来讲,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别人看开头一句话就放弃了。所以,你应该这样说: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昨天......
现在你明白了吗?哈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这是你经历了那件事情之后的结果---你获得了哈哈大笑的情绪体验。如果你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件事,你不能按照事情的发生顺序来介绍,你需要把结果提到最前面,人们看到了才会感到好奇,然后对你后续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
同样的,社交媒体上观点优先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观点是个结论,你需要先抛出结论,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一般的格式是这样的---先写:李二狗就是个王八蛋。然后展开论证:为什么我说李二狗是个王八蛋,理由是一二三四。
严格来说,李二狗就是个王八蛋并不是观点,而是一种个人判断。真正的观点更像是“廉租房就不应该配套厕所”那样的说法,它后面需要有一套逻辑支撑,而且和表达观点的人无关。比如说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廉租房做成小型公寓,条件设施一应俱全,那么它们多半落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而是变成某些人占用之后收取租金的工具。
这套逻辑是什么?它是想法。但是,完整清晰地陈述一个想法,需要大量的篇幅,对读者也提出了很高的阅读要求,所以在社交媒体上基本没有什么市场。没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认真阅读一下某个人的具体想法,人们只对结论性的东西,结果性的东西感兴趣。
于是,你在社交媒体上每天看到的都是: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呜呜呜呜这也太好哭了吧?或者是:抢购盐的都是傻屄!批评抢盐的都是跪族!XX手机是世界上最好的,不接受反驳!果粉都是有钱的脑残句号!诺兰在吃老本走下坡路《奥本海默》拍得稀烂!诺兰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诸如此类。
我个人对此是这么看的:结果前置,这是社交网络的特性。你服从这种特性,那么你就能获得众人的注意力。你抗拒这种特性,那么你就会被众人冷落,你在社交媒体上就会失声。这是个事实,不带任何的个人偏好,社交媒体就是那么运转的,你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但是我还是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想法在观点之上,哪怕后者更受欢迎。这是因为所谓的注意力,是一种极不靠谱的存在。说它不靠谱,是因为它非常短暂,来去倏忽。
还记得那个金毛怒江小伙子吗?“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当时这首歌全网刷屏,现在人呢?如果你去搜索一下的话,会发现他出现在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里,为了继续获得流量,他把自己的号都给弄没了。流量来得莫名其妙,去得毫无痕迹。
那么,输出观点所带来的流量是不是好一些?那你想一想,这许多年来的各种综艺节目里的各种毒舌评委,现在你还能记得几个?记得他们说过什么?这多年来举办了那么多期奇葩说,那些辩手现在你还记得几个?记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甚至,他们讨论的主要论题是什么?
人们当初非常投入地关注,正如现在人们非常淡漠地遗忘。
通过观点表达,一个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上百万人的关注。但是,这些注意力加在一起,价值约等于零。而输出想法则不然,虽然愿意看的人的确很少,阅读的门槛也的确很多,而且它也的的确确抵触了社交媒体的规律,不过,也会有少数人愿意看一下你的想法,想要了解一下你的思考过程,最后会因此而关注你。
类似这样的一个关注者,我认为其价值超过一万名流量粉。流量粉买的是你的观点,买的是因为这种观点所满足的个人情绪。而愿意了解你想法的关注者,他们买的是你这个人,买的是你的头脑,你的趣味,你的品格。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能够理解你,所以你们之间存在着真正的沟通,也存在着真正的共识。这种较为深厚的人际关系,能够抵挡时光的侵蚀,并且建立起宝贵的信任。
所谓的个人品牌,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同样是一个程序员,如果其中一个每天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无所不谈,没有一刻不在下结论给观点,那么无论他推出怎样的独立软件,也无论有多少他的拥趸大加赞美,我碰都不会去碰一下。
而另一个程序员如果谈的是他怎么设计的一个小功能,背后是什么想法,做了几次尝试。分享他怎么选的咖啡,如何训练他的猫咪,为什么用一种双肩包而不用另外一种,那么即便他只有50个关注者,他只要发了新产品,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用一下。
很简单,后者对于我而言具有个人品牌。这个人是活人,是真人,我读过他的想法,我知道他的生活,我信任这个人。区别在于他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深浅,当我知道一个人怎么想的,那我就认为我了解了这个人。而当我知道一个人怎么看的,那我就是选择看法的消费者。今天观点和我的观点吻合,那我就点赞支持。明天观点和我的观点相悖,那我就昭告天下取关,说“出了名你就变了”。
总结一下: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无论在哪一种环境,了解一个人都需要支付时间成本。愿不愿意支付时间成本,愿意支付多少时间成本,决定了人和人之间未来关系的走向。观点对应的时间成本极低,于是输出观点和接受观点的双方本身价值就低,量不解决任何问题。想法对应的时间成本极高,那么输出想法和接受想法的双方价值就高,彼此都值得认真对待,量不影响多大问题。
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满口“写那么多干嘛?你直接告诉我结论就完了”的人,我多一秒钟都不愿意浪费。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你还堵在deepseek官网动弹不得吗
如果你是 deepseek 玩家,那么以下这几个字你最近应该很熟悉:「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 deepseek 的官方网站和 APP,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应对网络攻击,以及用户高速增长。我看到有传闻说,为了降低服务器负载,一个用户每小时可以使用深度思考功能的...
deepseek进阶使用指南
昨天《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文如此受欢迎,完全超乎我的预料。从昨天到今天,我读到许多条读者反馈,分享他们的使用经验。我也在网上翻阅了大量相关文章和介绍,学习 deepseek 这种推理类 AI 的使用方法。AI 的发展太快,信息太新,需要我们边用边学。以下,就是我...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多年来一直有读者要求我开写作班,办写作营,我都哼哼哈哈应付过去了。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能做事的人未必能教人,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擅长某件事和教会他人做这件事,对应的不是同一种能力,否则中小学里都应该是博士后当老师才对。 二、办一个哪怕 10 个学生的班,我个人也没...
就像童年在风里跑
如今我终于开始体会到看似枯燥无聊的跑步所带来的乐趣,哪怕我并不是「真跑」,只不过是训练强度极低的原地超慢跑。我也终于开始理解那些跑者说过的话:「当我开始跑步时,会放下世间的所有烦恼,只感觉到轻松和快乐」。 随着一天天持续的练习,我发现跑起来之后的感受和先前的预想完全不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