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3-10-26
回某位教师读者的话
昨天,在《
第一念升起
》文章的留言区,一位读者留下了一段话: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激发学生学文化课的第一念(因为他们要参加高职高考,但是个个心态都好到爆,反正我就是不学~(¯▽¯~)
今天早上,我用一篇接近一万字的翻译件回答了她的问题,那就是《
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
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
》。我希望她能去读一下这本《隐藏的潜能》,同时,也希望《槽边往事里》为人父母的读者读一下这本书。
我个人认为,和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书评去介绍这本书相比,不如直接把它的序言翻译成中文。序言本身的可读性就很强,因为故事性很强,而且节奏感很好,鼓点越来越密集,故事走向越来越振奋人心,很多人应该愿意读这样的文字。毕竟作者是商学院教授,TED演讲者,畅销书作家,他自身的写作功力已经足够,单凭这个序言就应该能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
至于说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在践行《
第一念升起
》里谈到的观点---翻译一篇上万字的序言是一件很辛苦的体力活,因为我付出了这样的体力,那么这一点有助于读者升起第一念,把这本书当回事,起码愿意看一下序言。
书里讨论的话题并不新鲜,哪怕作者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哪怕作者被评为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他还是在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对于个人成就而言,更重要的是天赋还是后天习得的什么别的东西?
作者当然是支持后者,他认为天赋所带来的帮助有限,一个人后天的成长环境,自我品格塑造更为重要,这些元素能够成就一个人,解锁他身上的潜能,最终完成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就。当然,为了让他的观点看起来更为坚实,他用了许多事例,用了许多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果,然后还要提出一些“科学方法”,去帮助人们“解锁”。
这些都是真的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接受天赋论的话,绝大多数人可以立即躺平,不用再为难自己。那么,如果这本书里所说的观点不是真的,那么大家看了其实也没什么损失。但如果它是对的呢?如果它真的揭示了一些事实,那么它就有可能让人产生改变,可能让许多人从现实困境中挣脱出来,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挣脱出来。
就像是那位教师读者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她的中职学生不大想听她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活法。而这些自顾自的快乐活法,其实隐藏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就是这样的水准和质素,我为什么要为难我自己呢?
与此同时,我也听过许多朋友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我认为孩子就是个中人之资,没有多少天分,不是那么聪明,所以孩子能平安庸碌过完一生就好,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奢求了。这个判断是不是正确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知道,他们对孩子本身肯定有视而不见的部分,因为他们忙着去看天赋,发现没有天赋之后就把目光彻底移走了。
所以我会推荐《隐藏的潜能》这本书,会翻译序言给所有人先看看。它的序言选取的例子很好,称得上是雄辩---国际象棋是天才人物才能参与的游戏,然而纽约贫困的黑人区哈林区里的一所公立学校,召集一群B级学生勉强组成了一只队伍,最终却能击败精英学校精英学生组成的精英队伍,获得全国竞标赛冠军---那么,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天赋之外在起作用。
培养孩子,四个字而已,谁都会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概意思可以翻译为:老子给你衣穿,老子给你饭吃,老子给你学上,老子给你零花钱、手机、旅行和补习班,老子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但是《隐藏的潜能》说,培养孩子是个技术活,需要方法论。父母打了地基还不够,还需要给孩子安装初步攀爬所需要的脚手架。
发展自我,四个字而已,谁都在说。那么具体应该发展什么,为什么而发展,自我发展的标准和方向是什么?可能许多人都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统一答案,最大的共识可能只有一句话:钱,更多的钱。《隐藏的潜能》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你当培养自己的品格,如同培养某种能力。在作者看来,和天赋、家世这些外部条件相比,可能个人品格的养成更为重要,对于个人也更具关键意义。
对此,我还是不知道真假。但我是这么看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世界,一种方式是类似天赋说,我们携带了不同的点数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点在我们降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点到了个人技能树上。既然技能点已经一早分配完毕,那么我们就应该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人生,没事不要瞎折腾,有多大碗吃多少饭,因为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身,基本上无能为力。
另一种方式是改命说,同样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携带的不是技能点和技能树,我们携带的是种子,可能性的种子,也就是个人潜能。在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事情,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而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参差不齐,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除了命运的拨弄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能否发现并且激发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拿了单程票来到地球,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人生,人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不知道真假对错的情况,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一些。因为从后者的角度来看,人们玩一次地球online,这个游戏是个开放性游戏,结果不确定,那么就值得一玩。反过来说,这个游戏如果是个封闭性游戏,结果一早确定,那么它的可玩性就要低很多。
所以,这有关于相信。相信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这就是你的第一念。在你的第一念引导下,你将会走上不同的人生路。那么作为一种参考,我认为《隐藏的潜能》为某一类第一念的生起提供了支持。也许,那位教师读者,以及她所面对的学生需要这种支持,不至于限定于自己限定好的人生之中。也许,那些为人父母的读者也需要这种支持,免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孩子的未来却毫无自知。
那么,有时间去读一下《
翻译练习:《隐藏的潜能》序言
》吧。当然,肯定也会有读者点开看了第一眼就会说:太长了,我看不下去---这同样也是第一念,这个第一念不止是会让人看不下去一篇10000字的序言,它所封禁它所阻止它所限制的远远不止是现在的一篇文字。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我的音乐设备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何以遣有涯之生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似你这般焦虑不已的父母亲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介绍一下我的新头像
继汉尼拔医生、齐木楠雄之后,昨天我已经启用我的第三套网络头像。一套两枚,一枚打算用于我的朋友圈,一枚已经用于网络世界。 用于朋友圈的头像是「揪心版」,T 恤配字为:失败固然可怕,但是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用于网络世界的头像是「杠精版」, T 恤配字为:与其反思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