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发布了2023年年度榜单,图书榜单我一本没看,国产电影榜单我只看过一部《椒麻堂会》(见:《推荐观赏:<椒麻堂会>》),世界电影榜单我也就看过一部《奥本海默》(见:《奥本海默》)。
放在十年前,十五年前,我会因为这些大量的空白而感到焦虑,甚至想着要去“补”起来。现在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没看过就没看过。不独是豆瓣的榜单,《纽约时代》、《经济学人》、《时代周刊》、《金融时报》的年度图书,我同样也都一本没看过。没看过就没看过,有人看过就行。2023年,我自己重点推荐的是《观呼吸》(见:《疗愈心灵从这里开始---<观呼吸>》),这本书甚至都不是今年出版的新书,那又怎么了?
世界最大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也每月发布榜单,按照全球用户的实际观看统计,排列前十名。我看了11月份的榜单,发现我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同样不在这张表单里。要知道,这张榜单可以说是代表了全球大众的个人喜好。所以,我既不在知识分子、文艺青年他们这一边,也不在普罗大众这一边。我并不是刻意如此,也没有努力追求什么,这一年我依着自己的喜好看下来,读下来,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这个样子。
会有遗憾吗?比如说豆瓣的年度榜单首位的《我在北京送快递》,人们在网上讨论得很热烈。我因为没看过,所以根本插不上嘴。可是,我为什么要插嘴呢?我叫和菜头,又不叫插一嘴。它是年度榜单第一,如果第一名都没有看,是不是在2023年错失了些什么?那我为什么要凡事掐尖呢,走路要走大街心,吃菜要吃白菜心,我叫和菜头,又不叫和掐尖。
我在2023年的确读过一些书,但是这些书并不在榜单上。书商、出版社、媒体左右不了我要读什么,我按照我的兴趣和需求自己找书,自己找渠道,自己去读。至于说这本书是有100万人喜欢,还是只有10个人读过,都不是我需要关心的事情。生怕脱离群体是一种病,生怕随波逐流同样是一种病。如果是单纯喜欢读书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应该产生如此之多的妄念。
榜单可以看作是省时省力的精华萃取,但你也可以同样把它看成是一种限制,一种束缚。因为一群读书编辑,网站运营,书店经理,以及几百个读书人就圈定出了一个范围,告诉你应该去读什么。你读了肯定觉得有用,因为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有很多人,所以你们就有了共同话题,书就变成了一种社交资源。又因为这里的很多人和大量不读书的人相比,其实是个很小的数目,所以你们就有了身份认同,书就变成了某种神圣的纹章或者旗帜。
这本质上还是恐惧。对于落单落后的恐惧,对于人群对于大众对于世俗的恐惧,和阅读没什么关系,和求知没什么关系,和思考同样没有什么关系。而一个人阅读什么,思考什么,最终都会变成构成自我的材料。我是觉得这件事最好自己根据实际需求自己去找,性生活和读书这两件事都不应该外包。
最后,所有的榜单后面都有商业活动的影子。类似年度必读书目这样的东西,更像是一张购物清单。就像是宜兴人发明出来的“一茶一壶”概念一样,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销售。对此,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你与其把榜单上的书全都读过一遍,然后骄傲地在社交媒体上炫耀,炫耀阅读数量,炫耀阅读时长,不如在一年之中选择出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然后真的在这一年里反复读。像这样读书,你的个人收获要比刷书单强得多。
如果能打,你精读一本已经足够你打了。如果不能打,你一年里读300本也没有任何用处。对于榜单的正确态度,我个人的浅见是用指头划过,浏览一遍,说一句“哦,知道了”,就已经足够。至于说是因此产生了欢喜、骄傲、忧愁、焦虑,那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