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一些后话

 


很遗憾,周海媚最终证实还是已经离开人世。斯人已逝,香魂杳杳。不过,还是有几件事让我觉得不安。
一是在官方宣告死讯之后不久,网上就传出病历照片。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为什么?几个月前,网红孙笑川在早点摊不慎跌倒烫伤,他在华西医科大学的病历同样完整地出现在网上。孙笑川是抽象流的小网红,周海媚是影视界明星,他们在隐私曝光这一点的遭遇上没有任何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说今天的医院已经彻底放弃了保护病患隐私的义务?就没有人能够逃脱病历曝光的命运?如果医院变得不可信任,那么损害的将是全民的健康,因为人们会尽可能不要去医院,去医院也尽量不用真实姓名写病例,否则第二天很可能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对自己的病情已经一清二楚。这是医院的初衷吗?
不只是源头有管理和惩戒上的问题,病历图片如何得以传播?如何得到流量分配?都有哪些人在利益链条上?当然,如果连肇事者都始终没有得到追查,提出这些问题就显得太过遥远,因为所有人都可以一脸无辜,他们即便为恶,也只是平庸的恶。
二是周海媚的噩耗不是第一天传出,最早​传出消息之后,很快迎来了一波网络辟谣,​首个发帖的人也很快删除了贴文。现在回过头去看,​首贴真是造谣吗?在尚未发布官方消息确认之前,私自贸然宣布任何人的死讯是一件不道德,不礼貌的事情,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和保持缄默,呼吁等待官方消息相比,主动辟谣​是不是走得略微远了一些?远到​站在了谎言的家门口?
人有没有死亡这是一个事实。宣布一个人没死,宣布一个和传言完全相反的事实,是否需要事先做查证?​是否需要先确定事实?​我不清楚,也许在今天的网络上已经不再需要那么麻烦。那么我就会认为,在类似的事件之中,​造谣和辟谣之间区别不大。造谣是在网上制造一条新闻,和事实​未必相关。辟谣同样是在网上制造一条​新闻,和追求事实同样没多少关系---都是人为制造新闻,赚取流量。
那究竟有没有所谓对人的尊重呢?反正从上述两件事情里,我没有看出来一丁点,就看见一群秃鹫在空中盘旋。
最后,周海媚对于我而言属于​遥远的过去。听闻她的噩耗,​我只是略微难过,却并不悲伤。但是昨天晚间的时候,有一件事​突然触动了我。那是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双中年男人的手,打开一台古老的卡带式录音机舱门,塞进一盒录音带,再“咔嗒”一声按下播放键。熟悉的旋律响起,张学友的《吻别》​。
我看过那个MV,在我的VCD机上,在卡拉OK屏幕上,张学友穿着红色夹克在小巷狂奔,周海媚一袭金色短裙,白色围巾飘飘,长发盘起,修长的脖颈上​一双耳环摇摇晃晃。张学友在MV里吻了​周海媚的耳垂,这是我当年印象最深也最为愤怒的地方。
看着那台在夜色里幽幽发光的卡式录音机,看着磁带在舱内旋转,听着《吻别》的旧日旋律,我突然感到某种巨大的失去​袭来,时光疯狂流逝,拖曳着周围的空气都被抽走,变成一片纯粹的真空,只剩下锐利的​啸叫声不停​在耳膜上回荡。​
愿她安息,安息在那条​永远跑不到尽头的小巷,安息在她人生中最美的时刻里。


------



1 条评论:

  1. 嗨,无意间看到你的博客,觉得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安静唯美的文字,想要冒昧的问下,可以把你的文字做成 音频的广播数据么,当然来源 作者 肯定是署名 你的博客的。

    回复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