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网上论战金字塔

 


多年前有人做了一张图,分析不同层次的网络论战方式,以此分析辩论的水准。它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图示,从底座至​顶部依次分为7层:

  1. 谩骂---诸如“你蠢到家了”的话
  2. 诉诸人身---不针对发言内容讨论,而是攻击对方的品质或者话语权
  3. 批评语气---不针对发言内容讨论,而是批评对方的语气
  4. 抬扛---提出反论点但仅提供极少数理据支持
  5. 提出反论点---提出反论点并辅以说理或者相关根据
  6. 尝试证伪---找出谬误之处并使用引文解释
  7. 证伪主论点---有力地将对方的主论点证伪

金字塔类型的图示,一般都暗示了两点,一是不同层次在数量上的差异,越靠近塔尖数量越少,越罕见​;二是不同层次之间的高下,越是靠近塔尖越强,越高级。所以,这张图的意思是在说网络论战的时候,谩骂最常见,水平​也最低。证伪主论点最少见​最难得,水准也最高。
这里我需要岔开一下话题,以我的所知,图里所有“证伪”​的用法似乎都不大对头。证伪是一个科学上的概念,指一个命题的​可证伪性,或者可反驳性。也就是说,在逻辑上分析,一个命题应该存在和它结论相反的可能。​波普尔创造了这个概念,用于区分科学和伪科学。
比如说“宇宙里存在着外星人”,因为没有人可以在一瞬间穷极整个宇宙进行调查,所以没法提出相反的证明,那么它就是不可证伪的。但是“我家隔壁老王身高1.75米”这个说法,逻辑上来说,当然可以用实测来证明老王不够1.75米或者超过1.75米,所以这个说法就是可以证伪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证实为错”,“证实为假”说成是“证伪”,这是一种误用。
回到今天讨论的主线上来,还是这张金字塔图,让我换一个问题​来问:你认为在网络论战中,图里的​哪一种方式更容易让对方暴跳如雷?在你思考答案的时候,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想问:如果你上网就是因为寂寞,想要有人回应一下你,那么图里的哪一种方式更容易让对方产生​回应?最后,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按照图中的方式在论战中进行反驳,你认为网友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参与的​是哪一种?
在我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里,这个​金字塔毫无疑问应该倒过来才对。从刺激和激怒对方的角度来说,​越靠近金字塔底座的讨论方式越有效;从强制沟通获得回应的角度来说,越靠近金字塔底座的讨论方式越有效​;从赢得观众,获得支持,​发起群攻的角度来说,越靠近进金字塔底座的讨论方式越有效。​所以,网络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这张论战金字塔图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一、人们上网论战是为了弄清楚某个问题。二、人们观看论战时,拥有足够的辨识能力,能清楚地知道论证的​正确与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前提均不成立。人们上网并不是为了求真求知,大多数人上网就是为了打发时光,找点乐子,凑下热闹,排遣一下寂寞。只要有热闹看,没有几个人会在意逻辑正确不正确,论证严谨不严谨​,这些东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原本就已经超纲了。相比之下,谩骂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得到喊麦的快感。
​高明,但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不高明,但是对于大众总是有效---这张论战金字塔图应该这么看才全面。
抛却了高下善恶之类的概念,​我更愿意把这张图横过来,做成一张光谱图。在光谱的一头是谩骂,在光谱的另外一头是反驳。每个人依照自己的理解力和习气,在这张光谱里靠近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经年累月,​然后由此产生不同的结果。喜欢谩骂的,最终会在所有的第一念里想起谩骂的模板台词。喜欢反驳的,最终会在所有的第一念里做分析,本能地寻找​论点本身的缺陷。扩展到所有的沟通,所有的新问题,人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这样的不同的反应,决定了​在人生路上会遇见什么。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张图最大的功效不在于某种知识分子遭遇现实打击之后的自我​安慰,好坐在金字塔塔尖上抹眼泪舔青包,而是帮我省时间。从5级到7级,这样的论战或者​讨论方式,我可以从中多少是能学到一点东西的。而自5级之下,其实无论对方说什么,都没有​任何沟通的价值,因为那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对于一名写作者而言,这些5级以下的内容又不可或缺,因为它们有娱乐性,​大部分读者喜欢看。你横着来,我横着打回去,这对于大家而言就​很娱乐,很放松,很有观赏性。
尤其是网络大环境就是如此,所有人多少都遭遇过​5级以下的攻击,​内心怅恨却没有手段反击。于是,看到有人挥拳直击,大力破之,就会发自内心地觉得爽快​释然,觉得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主要原因还是大家不会看图,​所有的图示其实也是一种观点表达,并不是什么反应客观或者真实。然而,对某个观点结合现实情况加以衡量思考,从中挖掘出更多真相,更多观点,​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一张图,默默地就开始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符合​它提出的标准,如何才能做个好人,这就更糟糕了。在这么复杂的一个世界里,​单纯追求做一个好人是远远不够的,你起码得学会看图。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