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在《365夜童话故事集》里看过一个故事,一直记到今天。故事里说,一个小牛倌负责放牧一头小牛,从村子出来到草场中间要经过一条小河。小牛不敢涉水,于是小牛倌就抱着小牛跳过河去。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牛一点点长大,小牛倌的气力也在一天天增长,他依然每天抱着牛跳过河去,最后小牛倌就成长为一名大力士。
故事当然不可能成立,因为牛的发育速度要远远高于少年。如果居然是等速的,那么小牛倌可能要被暴打,因为他把牛给养残了。要么他当真天赋异禀,是许褚或者李元霸那种恨地无把恨天无环的神力者,只是那样的话对普通人而言就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这种故事很有市场,因为许多人内心深处愿意为这种故事买单,相信通过重复简单的动作,当重复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就会量变产生质变,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他们管这种成功学叫做勤奋。我这里小声翻译一下:勤奋≈吃苦,吃苦≈成功,持续勤奋=持续吃苦≡大成功。在没有任何论证的前提下,请允许我做个猜测---
这种想法背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观,在这种人生观里,自己处于一种不配的地位:不配得到美好生活,不配得到个人成功。于是,要用自我折磨、自我惩罚的方式作为献祭,以“苦”换取美好生活和个人成功,唯有付出了海量的苦,才会在拥有之后觉得心安。
因为苦实在是太苦,世人都不愿意接受,于是就在它的表面刷了一层名叫“勤奋”的糖衣,那么许多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来口服,连一口水都不需要。
看我写了那么多年字,看我似乎写出了点名,于是经常有人问我:我连续写1000篇能不能大成?我连续写十年能否变成真正的作家?这么问本身就已经隐藏着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勤奋和坚持可以达成一切,或者什么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一类的套话。
事情不是这样的。勤奋如果不能和聪明相搭配的话,勤奋本身并不会产生什么成效。在写作这个例子里,所谓的聪明是说在自己写字前起码知道什么是好文章,起码知道起手需要从模仿开始,起码知道自己可能更擅长写那一类文章,起码懂得观察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于是,一名新手首先知道什么才是好,然后知道去抄,再后来知道自己的长处,最后通过有目的的针对性训练提升自己,并且确认自己是否得到了提升---一般而言的勤奋其实是用在这一部分,而按照我理解的勤奋,则是在前一部分,勤奋地做准备工作。
没有这一部分,恕我直言,无论是写一千篇还是一万篇,持续写十年还是写五十年,意义都不是很大。因为实际上很可能只是在同一水准上的重复,个人不会得到任何提升。第一篇和第一万篇差别不大,第一天和第十年没有区别。因为这是愚笨的勤奋,愚笨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想用最不动脑筋的方式,用纯粹体力消耗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标。
如果勤奋的目的是为了这一次比上一次强一点,那么再小的勤奋度都是有效的。如果勤奋的目的是为了单纯增加一个次数,等待次数累加产生奇迹,那么再大的勤奋度都没有任何意义。而知道什么是强,怎么变强,这是聪明的功用。
这样的话大多数人都不爱听,觉得是歪理邪说,腐蚀良家子弟的朴质灵魂。如果勤奋你都不支持的话,普通人还能指望什么?指望闻思修啊,这是几千年前就有的结论。从学习开始,然后思考,继而行动。重复这个过程,带着行动结果再去学习,再次思考,调整思路再次行动。世间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这么达成的,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学习别人怎么做的,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然后着手去尝试。尝试失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返回,重新学习,循环这个过程,通过点滴提升,逐步达成目标。
勤奋是勤奋在这个循环上,而不是每天抱着牛跳过河。
如果那么喜欢抱牛过河的故事,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不过是真事。传说东南亚有一种酷刑,把受刑者绑缚在竹林的地面上仰面躺着。然后竹笋会从地面下发芽长出来,然后缓慢而坚决地穿过人体长成竹子。有人专门用类似人体组织的材料做过试验,结论是大约七天左右竹子就能穿过人体,大概率人当时还活着---很明显,人体皮肤组织的抗磨损和自我愈合速度远远比不上竹子的生长速度和硬度变化。
从一开始,就有一百种方式可以训练牛犊凫水或者跳过小河,但是都很麻烦,有失败的风险。不如抱着牛跳过河,这个方法最简单最省力最少失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