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恨的教育

 


《大智度论》中曾经说过:“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又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佛教中把嗔视为三种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嗔又有怒、恚等说法,指仇视、怨恨和意图损害他人的心理。三毒是三界一切烦恼的根源,嗔位于三毒之首。
未必所有人都会接受这种说法,但是从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出发,也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嗔恨会焚毁理性,​制造出许多让自己事后悔之不及的结果。即便嗔恨没有那么剧烈地爆发,也有许多人体会过心怀嗔恨不能放下,​多年自我折磨的滋味。所以大体上来说,大家在嗔恨上应该有共识,不会认为它是什么好东西,从内心里来说,所有人也不希望自己被嗔恨所控制,​因为那是一种内心不自由的状态。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要意识到内心存在着的贪嗔痴已经非常困难​。贪嗔痴往往在石电火光之间就已经​产生并且完成了动作,哪里还有一点时间空隙可以让人观察自己的心里是如何产生的贪嗔痴?想要调伏内心的贪嗔痴更是困难,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试着去劝一劝你那些坚持不断网购不断退货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劝说他们停止这种锻炼物流系统的行为​。也可以试着去劝一劝你那些终日购买不同保健品、养生品的家族长辈,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智商税,​吃好睡好锻炼好比什么都强,看看他们是怎样用看谋杀犯的眼光​看你。
所有这一切之外,还有更糟糕的事情,​那就是生活里存在着恨的教育。也许你是一个内心平和的人,但是会有人来教你​去恨,教你去恨谁。比如几年前我还在玩微博的时候,有个话题流行了两三年,叫做“你穷你有理”​。在那几年里,每个人都突然开始担忧并且仇恨自己有个索求无度的​穷亲戚或者穷朋友。​问题是,很多人自己就很穷,而且没什么亲戚朋友,但是不耽误他们的担忧,不耽误他们对那个虚无缥缈尚未出现的人的仇恨,​也不耽误他们把类似的目光投向自己生活中任何试图向自己提出要求的人​---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教育的成果。
最近的例子就是所谓“熊孩子”​问题,同样也是一种仇恨教育。在这种教育里,总是会出现嚣张的小朋友,蛮横的家长,饱受折磨和欺侮的“我”​,以及不作为的​空乘或者高铁乘务员。于是,针对旅途​中哭闹孩子的仇恨就被教育出来了,针对孩子​家长的仇恨就被教育出来了。当“见义勇为”的陌生人在飞机上把别人家的幼童强行带入飞机洗手间进行“教育”的时候,这种仇恨达到了顶点,完成了所有仇恨者心中对于发泄愤怒最为狂野的想象---也正是这个时候,社会大众才意识到这种仇恨教育的恶果,意识到​这种仇恨让人变得疯狂。
拜社交媒体所赐,人们得以便利地传播​、交换、接受信息。所有人都试图使用这个工具,所有人都想通过这个工具传播自己的想法,​利用这个工具去影响别人,很不幸,传播仇恨​也在其中。利用无缘无故的仇恨,产生无缘无故的正义,​造就无缘无故的自信,最后产生无缘无故的恶行。重点就在这里,当无缘无故的恶行发生时,它就在改变所有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就像是在水体里投毒一样,​会威胁到水里的所有生物。
一个人无缘无故的恶行,社会里的所有人都要为他的行为背负结果。因为在一个社会里只要有一个人无缘无故​地不安全,那么所有人都不会安全。就像是看到网暴明星时,每一个素人都应该想到同样的网暴也会落在自己头上,而自己却未必有​多少自保的余地。就像是你看到网上有陌生人在“教育”“熊孩子”的时候,​你也应该想到相同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这和熊不熊没关系,因为仇恨是不会去做这种区分的。
所以你需要小心地分辨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切,尤其是要提防恨的教育。无论是谁,无论是说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因此升起了嗔恨的心,一定要要去恨点​什么,哪怕和你毫无关系,那么你就应当警惕起来,因为那很可能是一种恨的教育。恨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一旦激发起来之后,你可能会忘记时间,忘记饥渴,忘记自己的处境,全心投入其中,沉浸在​恨的情绪里。而你的时间真的有限,你真的可能需要吃饭喝水,你真的可能需要​改善你的处境。
能够分辨仇恨教育,在外部世界里熟练地进行处理,你才有可能在某天回过头来,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嗔恨,注意到它的产生,注意到它的生起,能够试着去踩一脚刹车。​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完整完备的人。
①九十八使,指九十八随眠,​随眠就是烦恼的异称。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