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给陈桐玥同学的回信

 


昨天收到脱不花转来的一封信,来自正在念初三的陈同学,信中就我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几个问题。脱不花希望我能公开回复一下,对小朋友来说也许是一种鼓励。以下,就是陈同学来信---
尊敬的和菜头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初三的学生。有幸阅读了《预测之书》上您写的《让自己拥有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受到了很大启发。我得出的结论是:因为AI无法拥有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所以无法代替人类写作,因此未来的人还有可能从事写作行业。
我读过您的作品《槽边往事》与《我打不赢爱情》和您的公众号,除了对您的作品极其感兴趣,我对您的职业也充满了好奇。从小,我就将作家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我热爱喜欢写作,不仅在学校参加了所有与写作有关的课程,也坚持进行创作。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两本中篇小说,都在一万五千字左右。每一篇大概用时两个月,分别属于科幻和奇幻题材,都修改过两次以上。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忙看过之后,他们认为我的作品情节较为完善且很吸引人。
但我想,随着AI的普及,作家创作的方式或许会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希望询问作为作家的您以下问题:
1、随着AI技术的发展,它将在写作领域为作家提供辅助。然而,这样的辅助是否会逐渐让我们失去独立写作的能力。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让AI辅助写作,如:提供大纲给AI,由AI帮我们写出作品,最后由我们来调整语言风格和细节。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将写好段落或章节发给AI,请它帮我们修改、调整。或者其他的辅助写作方式。关于AI辅助人们写作的方式,您是否有推荐或建议呢?您认为哪种方式既可以保护人类的创作能力,又能发挥AI的力量呢?
2、如果AI能够进行自主创作,编辑、出版、策划等工作会不会消失?例如新闻行业,除了采集新闻之外,新闻撰写、编辑校对、多媒体报道都可以由AI进行,AI还可以快速生成一条新闻的多个视角。那么新闻从业者是否会被AI取代?类似的,编辑的审稿工作是否也会被AI取代?毕竟AI可以保证文字的流畅性、格式的正确,也可以核实文本中的事实和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等等。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留给人们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审查AI生成的稿件这一项工作?
3、面对AI技术在版权方面带来的新挑战,创作者们该如何妥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呢?创作者是否应慎重考虑,不要将创作版权转让给AI开发者,甚至不要使用AI训练原创内容?之前番茄小说平台在作者签约协议中,新增了AI训练条款。具体内容是:作品全部或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将用于平台的人工智能训练或其他新技术研发场景。您会认同这一条款吗?我非常希望可以了解您的想法。
关于以上问题,无比期待您的意见。感谢您阅读这封幼稚的来信,并期待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敬祝
身体健康,创作愉快

陈桐玥
2025年1月27日

我的回复如下:
陈同学,你好!
来信收悉,我就是你想问的那个和菜头,如假包换,别无分号。
在我开始正式回复你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个约定: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这里我即将给出的答案并不重要,你需要看的不是我给出的答案,而是应该多看看得出答案前我的想法和思路。也许,你需要的启发就在其中,同样的,我的错误也隐藏在其中。如果你同意的话,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
陈同学,你的三个问题我都仔细看过。按照常规和礼貌的做法,既然你提出三个问题,那么我就应该逐一回答三个问题。但是,你之前也看过我的《通往未来的门票》,可能已经了解到我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不擅长给出四平八稳的答案,所以我的回答对于你来说可能有点奇怪。
我个人理解,你的三个问题其实都问了同一件事,就是 AI 和人类的关系。这里你做了两个假设前提,1、AI 必将大行其道,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2、AI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进入生活,立即就会产生关系问题,也就是我们和 AI 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我同意你的假设,我理解你试图询问我的是人类在未来 AI 时代里还能保留多少主体性,换句话来说,人和 AI 谁主谁从?
在你的三个问题中,其实已经假设了三种不同的可能关系。在第一问题里,AI 的地位低于人类,是作为隶属人类的工具或者助手;在第二个问题里,AI 的地位和人类齐平,于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基于能力的竞争和替代关系;在最后一个问题里,人类未来的前景变得很黯淡,AI 的地位明显高于人类,人类无非是 AI 所需要的内容电池,负责提供 AI 持续演进所需的资料。
所以,看起来你问了我三个技术性问题,其实你想问的是未来 AI 和人类的关系可能是哪一种,然后在这种关系之下,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应对才是最优,我这样理解你的问题应该没有​错吧?
陈同学,如果你的确清楚地考虑了三种不同可能的关系,那么这里我要祝贺你,因为这说明你思考问题的时候背后有一个思考的整体性框架,不是围绕某一个单点进行思考,而是可以整体性地看到事物,并且分析各种可能性。这种思考能力无论未来有没有 AI,​都会有大放异彩的机会。
现在三个问题合一,​我的回答是:陈同学,你做考卷的时候​在选择题部分,有没有见过一种选项 D?选项 D​ 通常会写着:以上​答案均是。我的回答是 D,​这三种关系在未来的人类社会里可能会同时并存。在部分领域内,AI 是人类的助手。而在另外的一些领域内,AI 可能和人类发生竞争。
还有一些特定领域内,AI 的智能可能超越人类,人类可以使用 AI 得出的宝贵结果,但是无法理解过程,就像是 AI 围棋手击败人类棋手的​下法一样,人类棋手看不懂 AI 的棋路,然而看懂一点点之后,棋力就会大增​,因为棋手对于围棋的理解因此变得更加深入了。
当然,​陈同学,你之所以会写信来,是因为你和所有人一样都在担忧 AI 全面替代人类的可能,​AI 全面超越人类的可能。站在我的角度,我从来不​在乎这一点。理由是人类从公元前一万年开始全面超越其他物种,逐渐演化出文明和智能,爬上了行星霸主的地位。现在,人之外的所有地球生物都生活在人类的统治和影响之下,那么,你现在会关心​一窝蚂蚁的生活吗?你非要去威胁一群​长臂猿的性命吗?不会的,你不在乎,你过着你的生活,动物们继续过它们的生活,只需要小心避开高速公路、飞机场上空和轮船螺旋桨​而已。相反的,鸽子学会了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里筑巢​,比树上还少些风雨。
如果 AI 演进为一种硅基智慧生命,而且智能远超人类,我们该怎么生活就继续生活,​因为 AI 不理会,AI 根本不会理会一种低等生物---这是AI 全替代的情形,而讨论部分替代的话,那就一定存在不能替代的部分,人类还是可以​在这些领域里继续下去。然而,我本人并不喜欢这种思考方式,因为它是纯静态的---全世界有 100 万种工作岗位,AI 是替代了 30%?70​% 还是 100%?然后再去考虑对应的​应对方法​。
​我更喜欢动态地思考问题。刚才我提到,AI 击败了人类围棋选手,人类棋手甚至不能理解 AI 的下法。但是,通过研究 AI 的棋谱,人类棋手从中获得的启发远超于来自其他人类棋手的​缓慢技术演进。所以,假设现在世界上有 100 万种工作岗位,AI 正在大规模替代人类​。那么,为什么不去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AI 在全面入侵人类社会的同时,因为它带来了新能力,新思考,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去做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工作,成就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业,催生目前不曾被认知的需求,也许,人类社会的工作岗位可能因此而爆发性增长至1000 万种,​5000 万种?
在历史上我们已经见过这一幕:中国传统社会里只存在「四民」,士农工商,​它们是社会等级同时也是职业分类。那今天呢?今天人们还是只有这四种选择吗?而且,今天的一个「农」​,和古代相比,又多了多少种细分的种类?
陈同学,现在让我回到你提出​的三个问题上来。我个人很喜欢第三个问题,​也很高兴你能问出第三个问题。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大人会赞赏头两个问题,认为​:哈!一个初三的小孩子,​能够思考那么宏大,那么深刻的问题,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起。但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更喜欢​最后那个问题,因为我认为它是一个真问题。
你在来信开始部分介绍说自己创作了小说,然后你在第三个问题里问到了一个涉及切身利益​点:应不应该把自己的版权授予 AI?​让自己的作品变成 AI 模型的训练资料?我认为这个提问非常好,因为人只有在思考自己身边的问题,思考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时,才能通过思考得到提升,也才能从这种思考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而这种思考本身,因为太过具体而细微,才具有​珍贵的价值。
如果你能把注意力聚焦在自身利益这一点上,重新去考虑你提出的三个问题,那么你多半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在AI 和人类的关系里,AI 的​挑战也好,AI 的威胁也罢,都只是个障眼法。​你能同意吗? 
如何做 AI 才能保护人类的创作能力---谁来判断这件事?AI 还是​你的老师,你的编辑,你的出版商?
如何做​ AI 才不会抢走人类的工作岗位---谁来做的解雇决策?AI 还是公司老板​,HR 负责人,​部门经理?
如何做 AI 才不会侵犯人类作家的版权---谁来做出勒索、压榨作者的决定?AI 还是电子出版发行平台背后的老板,​CEO,职业经理人?
这里面就没有 AI 的事,​所有这些事都是由人来决策的​。如果说有什么矛盾和冲突,那​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AI 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小部分人来决定的。但是他们隐藏在幕后,把 AI 推到前台,把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伪装成人和 AI 之间的矛盾。所以,陈同学,你追问 AI 如何如何,思考只完成了一半,​表面的那一半。​真正应该问的是后一半,人和人的那一部分。否则事情的逻辑就变得很奇怪:有人用棒球棍打我,我去问责,对方说​那是棒球棍打的我,和他又有什么关系?我​问棒球棍不是在你手里吗?对方说​那是一根智能棒球棍。​怎么?加了智能两个字​,棒球棍就要负全责了?
陈同学,在这个星球上,永远存在的只有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这就是我的看法。如果你被眼花缭乱的名词、名称、概念、理念所吸引,而不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极为具体和细微的事,那么你​就总是会被障眼法所蒙蔽,努力去解决本不存在的问题,应对根本不存在的​威胁,以至于真正的问题从未得到解决。
在我看来,你的思考框架很好,你能问出第三个问题​还要更好一些。请你继续完善你的思考框架,也请你保持​提出三个问题的勇气。对于你而言你,它们要比 AI​ 有多强重要得多。拥有它们,不说是 AI 无法替代你,起码你能和 AI 加在一起发挥出远远大于你们各自能力之和的​水平,​这就是专属于你个人的未来门票。
最后,陈同学,​我希望这封回信能让你满意,而不是困惑甚至是愤怒。因为我并没有逐一解答你的问题,而是在信件的前半部分以三合一的形式​回答。等到了信件的后半部分,我更是彻底推翻了三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完全超出问题范围的解答。你完全可以不用去赞同我给出的答案,正如我们在一开始约定的那样,重点是​看我思考的过程,​看我如何想你提出的问题,然后你​也许可以换个角度重新思考一遍你的问题。
为此,你值得高兴一下。不是因为你得到了一本书里某位作家的回信,而是这种回复方式目前 AI 还做不到---这是一封纯手工古法​写成的回信,和一问一答有一说一的 AI 回复方式也不同,在未来它会成为很珍贵的存在也说不定呢。

顺颂春祺
和菜头 上
2025 年 2 月 11 日
于北京

又及:
我作为职业作家,不建议你以职业作家作为理想职业。写作可以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但最好不要变成​全职。你总需要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才有经历、底气和余暇去创作。这可能是 AI 理解不了的事情---因为去做和写作无关的事,所以一个人最终才能写作。你看,我就是专职卖菜,兼职写作。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