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用眼镜听歌

 


昨天朋友和我聊起水月雨和魅族联名出品的新款药丸耳机,我当时就警觉起来,正告他:「耳机我是不可能再买的!」

朋友看我如此坚决,赶紧解释说,他的意思不是要让我去买,而是说他认为这种耳夹式耳机加旋转耳机仓「火出了圈」,可能会「给死气沉沉古板的工业设计带来一点点思路」云云。

听了这话我很是不以为然。如果要我说的话,耳机行业的重点从来不是什么工业设计,而是双向收割:中青年男子用高档耳机以及外设线材收割中老年男子,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中老年男子用流行耳机收割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小朋友,骗他们在家里囤积一堆耳机,缴纳耳朵税。

这件事的残酷程度我可以用一个事实来帮助你理解:世界最大的耳机厂商巨头之一,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助听器厂商---镰刀从来不会只割一次。

不过朋友的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是触动了我大脑里的某个开关。要说起耳机的创新,好像我之前隐约有过一点什么想法......于是我回复朋友说,先不聊了,我突然有个想法,现在就要去验证一下。

结果是我戴上 Apple Vision Pro,坐在地上听了一个多小时音乐。

当初我就对 Apple Vision Pro 的耳机和音效印象深刻,它不需要入耳,而是贴在太阳穴上,居然这样也实现了环绕立体声的效果,且音质相当不错。昨晚我戴上它,打开网易云音乐,在云村的设置里选择智能音效,逐一尝试古典乐、爵士乐、摇滚乐、人声。同时,我打开了 Apple Vision Pro 的环境设置,在眼前设置一面大湖,音乐播放器就悬浮在湖面上。

像这样听了一会儿,说实话,我觉得没有任何耳机能够超越这种沉浸效果。在不知不觉之间,我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看着天空中缓缓流动的白云,换着曲目,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从我开始发烧耳机以来,没有任何一条耳机能给我带来这样的体验---内心极度宁静,完全沉浸在音乐里。

不止于此。听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的耳朵并不觉得发胀发疼,也没有耳鸣的现象出现。因为音乐声我感觉是通过骨头传入大脑,并不需要直接灌入耳道,所以我的耳朵没有多少负担。耳机发烧界有个笑话一样的术语,叫做「开脑放」,本意是看到昂贵的设备,自行在头脑里加工声音会有多好听。

我觉得戴上 Apple Vision Pro 之后,看着湖畔的风景,听着骨头传导来的音乐,身边再开个风扇吹些小风在自己身上,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脑放---我认为我此刻就在一处湖边度假,我的五感里起码有三种被劫持了。

最神奇的还不是这种沉浸式体验,而是 Apple Vision Pro 在声音上的可玩性。他们耳机界整天说各种黑话,什么「声场宽声场窄」,什么「人声暖乐声冷」,搞七搞八,调这个调那个,让你换各种耳机放大器和线材,去追求一点声音上的变化。

Apple Vision Pro 不需要。因为它的耳机是外置的,就贴在太阳穴上。我发现用手掌捂上去,音乐的重低音效果就立即会发生变化。手掌前后移动,大脑里的声音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然后我把手掌摊平,虚对着耳机位置,改变手掌平面的倾斜角度,声场随即也发生变化,一会儿宽阔,一会儿狭窄。

我不需要换什么小尾巴,什么台式耳放,什么镀金纯银四股八股线,也不需要什么 DSP 调音,用我的一双肉掌就可以玩起来。想得到重金属摇滚乐会坐第一排的效果,我就窝起掌心把耳机捂严,脑仁都能跟着震动起来。想要感觉流行歌手在舞台上从这边走到那边,边走边唱,我用手指捏住播放器,在眼前左右移动,歌声就会随之移动---我甚至还可以把播放器扔到我身后,听起来音乐就是从我身后传来,这样还不影响我看眼前的大湖。

之前我说没有任何一副耳机可以那么玩,理由就是以上的描述。有什么器材,有什么线材,能比我的一双肉掌产生更多的变化?有什么耳机设备能支持音乐声在一个 180° 的立体半球体内任意移动位置,而且发声定位精准无比?

我回去找我朋友,告诉他说:验证完毕,结论是耳机领域的创新苹果已经做了,具体实现方法就是用眼镜听歌。

无论是加动铁、加动圈、加平板,在小小的耳机腔体里塞入多少个单元,也无论是平头、入耳、半入耳、骨传导、耳夹、耳挂式耳机,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做来做去都是比拼营销费用和小作文数量。眼镜听歌才是王道,不伤听力,可玩度极高。唯一的问题是 Apple Vision Pro 太贵,而且外置耳机会漏音。但是把耳机放在眼镜腿上,这的确是个解决方案。要是按照这个方向去做,也许才会带来真正的变化。

最后,为什么是眼镜?我是这么看的:为什么人陶醉于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因为眼前的一切都太难看,对于听音乐是个干扰,不利于全然沉浸。事情就是这样,我又多了一种听音乐的方式,它要比我又多了一种听音乐的工具重要得多。工具之争,永远不如基本模式改变,这就是我的产品观。



------


1 条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