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作茧自缚


如果你问我,在三十年间互联网世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可以脱口而出答案:在网友的平均素质跌跌不休的同时,平均道德水准却在屡创新高。

最近这十年,我在网上听到头皮发麻的两句话分别是:1、这样怎么可以?2、就没有人管一管吗?然后就管了,从此真的不可以了,互联网世界道德水平也就再上一个台阶。

就算是不要最近好容易攒起来的我那点功德池的池底,我也想复述自来网络的一句格言:一个人根本不知道答案,叫做无知。总是有确定答案,那叫做愚昧。

在道德问题上很容易找到答案,于是人在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时就有了一种内心的确定。但是这种做法本身是一种简化,世事复杂,人心难测,归结为道德问题就不需要去考虑复杂,可以直接做两分法,好和坏,善与恶。在这个简化过程里,宝贵的理解、思考以及同理心也就一并消失了,只剩下单纯的爱与恨。爱之欲狂,恨之欲死,没有理解,只有裁决,于是人就处于永远过不去的青春期,无法成人。

在一大群人无法成年的同时,他们也就很难认识到这个世界隐藏的一个真相:普通人喜欢用道德裁决和约束别人,觉得从中可以获得力量感,可以获得确定性,但是到得头来,这种裁决和约束往往会落回到自己头上,而且届时自己会很难承受。

严惩出轨,严惩小三,类似的道德裁判可以轻易葬送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而与此同时,一个重型企业家有 10 个情人,网上的义愤填膺的正义之士会知道吗?知道了又如何?直接免除他董事长、CEO,换自己去管理企业,解决社会就业?

上位者有得是方法和手段避免道德审判。凡是能被审判的,不是因为道德本身有问题,而是缺乏自保能力。如果能接受这个观点,那么很容易得到一个推论:毫无还手之力的下位者,普通人,会受到最严厉的道德约束。

在网上高呼出轨必须死,小三必须死,然后摧毁一个名人,摧毁一个艺人,通过这种运动形式把这种行为明确为必死---接下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一次婚外情就会轻易葬送自己的工作,一次偶然搭讪就会轻易葬送自己的名声。普通人没有什么东山,也就没有什么再起,打击是一次性的,但是一次就致命。

同样的,喜欢在网络上打击所谓「擦边」,结果是自己要被所有人打着手电检查衣服面积,一个「婊」字在头顶盘旋不去,随时准备俯冲击杀。喜欢用「三观不正」打击文艺作品,结果是自己喜欢的作品也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你毁灭别人所爱,别人也会毁灭你的所爱,最后大家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中文里有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这件事,叫做「作茧自缚」。怨不得别人,没有谁逼迫网友必须挥舞道德大棒,必须呼吁执行道德惩戒,是大家自己选的。用手电筒照人很开心,用手电筒追逐他人很开心,看到对方逃跑、败亡很开心,很有力量感。而有一天,周围的手电筒在自己身边晃一下的时候,身边就只剩下一片白地。而周围的手电筒在自己身上聚焦一下的时候,瞬间人就汽化了,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处境怨不得别人,全都归功于自己,自己是共业的一部分。曾经砸向别人的石头并没有停下,它会绕地球一圈然后转回来击中自己。

这个世界需要道德感,人性需要得到约束,民众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喜欢或者厌恶,于是人群才能实现和平共处,避免相互伤害。但是把道德武器化是另外一个概念,如果道德判定无处不在,道德惩戒苛刻严厉,那么宝贵的宽容就消失了。当宽容消失之后,个人自由也就会一并失去,剩下的只有束缚。

一个人今天要在网络上写几句话的时候,要反复斟酌很多次,尽量回想可能存在的道德禁令,不要触及。当他写好之后,还要反复修改,增加许多的防御盾,杜绝一切可能的误读。这是什么?这就是束缚最轻微的显现。那这种束缚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自己检查别人,自己裁定别人,自己逼迫别人来的,从自己手里扔出去的石头来的。

在原始部落时代,攫取部落里最多财富的人会率先提议:侵占他人财产的人是不道德的。因为他知道,这时候道德要比武力便宜,要比律法有效。因为他还知道,这一条所带来的约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因为他占有的财富多,资源多,于是攫取的办法也就更多。所以,当他看到其他一穷二白的部落民彼此之间也用这一条相互约束时,相互争斗时,他在暗中就忍不住地大笑。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