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被尊重的感觉



有人问我:在聚会的时候别人在玩手机,你会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吗?

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十年前,也许我的确会觉得受到了冒犯,搞不好就要当场起身拂袖而去,最多随后在微信上补一句:「既然那么忙,以后大家还是不要见了。」

不过如果事情是发生在现在,我很大可能会根本不在意,对方尊重与否不是我关心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在我的生活里,极少数亲密的朋友大家在见面时都会专心聊天,一个月里能见上一两面。而剩下的大多数我还愿意见的人,平均下来一年见一面都困难,而且这个频率还在拉长。

我这么讲不知道你能否理解:对于我而言,如今已经逐渐步入人生中不断告别,不断远离的年纪。我不是这个社会目前的核心人群,我没有那么多社会活动需要积极参与,这也就是说,我和其他人之间基于做事建立起来的联系正在松脱,大家之所以现在还会再相聚,更多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因为还有这份情感在,所以我并不在乎别人见我的时候是在看手机还是打电话,对方自己感觉舒服就好。反正我也不清楚大家今生还剩几面可以再见,如果见过这一面之后就不再相见,那么我希望对方在见我的时候能够感觉自由自在。

至于说到尊重,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当我渴望他人认可,渴望他人敬仰的时候,我会很在意尊重这件事。但现在这一篇早已经翻过去了,他人认不认可,敬仰不敬仰,我感觉和我没多大关系。那个被认可的对象是我还是我的影子,那个被敬仰的点是真实还是想象,我想都需要打上很多问号,和我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甚至于那个接受尊重的「我」,我现在也对它持怀疑态度。它的感受,它的存在,都很可疑。因为被人尊重,它就高兴。因为被人忽视,它就难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似乎不是那么自由,完全由他人控制。然后它的高兴和难过转瞬即逝,毫无痕迹,这让我也怀疑它的真实性,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可以真实承接所谓的「尊重」,否则多少都应该留下个印子才对。

更进一步来说,我最近前所未有地强烈感受到大部分人和大部分事都是风,都是云,都是流水,都是偶然吹过自己身边而已。极少有什么我可以确定无疑地称之为「我的人」、「我的事」,它们只是在经过我的时候稍作停留,然后就继续流走。我认为这就是它们最自然的状态:流经、短停、流走。

如果是这样的话,态度肯定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尊重的短停和轻蔑的短停之间有多大区别,又能有多大意义?无非也就是让自己感受好一点或者是遭一点,但感觉高低的前提是自己还觉得这种事情有意义,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怎样的对待才对。我现在没那么多意义去在意,也没有那么多应该需要去坚守。

见面时玩手机,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仔细想的话,它就和见面时必须抽烟,必须喝咖啡,必须脱了袜子搓脚一样,如此这般人才会觉得放松自在。至于说尊重不尊重,可能在玩手机的当下,内心中都没有一闪念去思考,属于那种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行为。
站在我的角度看,这属于不自由的状态,无觉察的状态。但是我已经不再年轻,并不想当头棒喝,或者幻想自己能够带去什么改变。棒喝是简单的,指出问题是简单的,给出建议也是简单的,但是一个人为什么会陷入不自由的状态,为什么茫茫然毫无觉知地不断刷手机,根本无法自控?背后的原因说实话我根本不想去碰。我看到的只是一只手在刷一部手机,而我看不见的可能是对方背后背负的一座山。谁知道呢?

我参加聚会的时候不刷手机,这是我的个人选择。我不会把我的个人选择作为标准,要求每一个人都来执行。我在专心聊天,你在停不住地刷手机,说明大家在聊天方式上不存在共识。事情就是如此,我对此也就是这样理解:大家没有共识。但是在生活中,大家没有共识的时候简直太多了,没必要特意针对其中一个。

小口小口饮酒,轻言慢语聊天,这样可以消磨一个晚上。低头刷手机,心不在焉,偶尔接一句话,这样同样可以消磨一个晚上。假设这一晚在座的不是我,而是某位强力者,某位大能者,某位大家所喜所求所仰慕的人,那么可能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笔直地坐好上听一晚,那我觉得这样也并不自在。现在能拿出手机毫无心理负担地刷,说明起码在我面前人能够放松自己,那我的想法是为对方感到高兴,并且祈祷他有放下手机,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根本不碰的一天。

在我这里,如果见面还让我觉得快乐,那么我就还是会去见下一次,刮风下雨都去,至于去了对方是在玩手机还是脚丫没那么重要,因为我要见的是那个人,不在于他在做什么。如果见面让我觉得没多少意思,那么玩不玩手机都不会有下一次了,刮风下雨都是我不去的理由,因为那个人我已经看够了,没必要再去复习,今生到这里就可以了。

我不需要什么被尊重的感觉,我尊重我的感觉就好。不存在什么「因为你在刷手机,所以我不要再见」一类说法,我的自我又不是完全寄托在一部手机上,怎么能让别人不断刷我?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