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手腕上的猴皮筋

 


在九个月不理发之后,我的头发已经能够遮盖住整条脖子。今年北京特别闷热,在此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毛发加上空气的保暖效果会有那么好,一旦走路或者喝热饮,就会有汗水顺着后脖颈流淌下来。

几乎是在一瞬间,我就理解了为什么许多女生手腕上时常会有一根猴皮筋。因为有时候实在是太热,需要把头发扎起来方便散热。还有就是低头吃饭的时候,头发扎起来就不容易垂到碗里。即然如此,为什么不一直扎着?我猜可能是因为头皮可能会不舒服,然后长发垂下来可能人会显得更美一些。

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其实就那么简单。

如果我依然是每周剃成圆寸,那么我很可能就是个评论家,讨论手腕上的猴皮筋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有什么审美价值。但我现在后脖颈上盖了一层毛毯,在 36°C 的北京稍微感受了一下,就立即学会了换位思考,也就获得了非常直接的理解,包括理解了为什么猴皮筋要缠绕一圈毛线,薅头发的痛觉能够极大控制评论欲,同时增强理解力,都不需要什么思考。

我每天看网上的各种评论,感觉大家可以从留长发开始,从理解手腕上的橡皮筋为何存在开始,这样的话所有的讨论可能会更有意义一些。

前阵子有一天深夜,我的小区群里有个妹子突然发问:谁家有一条秋田犬?它在电梯里咬了人。后来这件事就变成了哀告,说是狗主人也没说自己是哪一户就牵着狗走了,只说有问题再联系。妹子自己也以为没事,等回家之后发现伤口正在出血,现在需要去医院。她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所以在群里问。

我看完第一反应是觉得哪里不对,这时候优先级最高的不应该是去医院处理伤口打狂犬疫苗么?查出具体是哪一家的狗,对于这两件事有任何意义吗?我就想在群里建议,先去看医生,其它事情后续可以再来处理。举起手机,我看到了自己手腕上的猴皮筋,于是决定闭嘴。

因为被狗咬的不是我,伤口出血的也不是我。换了是我在那样的情况下,可能也未必能冷静清醒,条理分明地处理这件事。出了事,那就要找到负责人,这也是一种人的自然反应。我认为的合理处置方式,那是我在没被咬的前提下才有的所思所想。如果我身上的伤口一边在流血,自己一边又在想深夜去哪里看急诊才合适,那我可能也合理不起来。

事情后续的走向比我预期要复杂得多。妹子在群里的哀告,给人的感觉是狗主人肇事然后逃逸。于是,遛狗要牵绳的声浪就逐渐升高。一会儿之后,狗主人出现,解释说因为家里有孩子,大家睡得早,所以没有及时看到消息。然后已经陪着妹子去了医院看急诊,做了处理,并且支付了所有费用。最后补充了一句,狗本身是牵好的,是妹子在电梯里逗狗玩,所以被狗袭击。

风向顿时又转了过来,群里的狗主人们开始发声:没事不要逗陌生的狗这是基本生活常识。一晚上看着风向变来变去,我的个人观感就像是在看网络上的讨论。信息一点点披露,一点点完整,然后人们的态度就变来变去,一会儿换一种观点占上风。

我又看了看手腕上的猴皮筋,再次成功压制住了发言欲。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无论我说什么,都会被理解为支持或者反对其中一方。但我真的没有任何支持或者反对的想法,我的真实想法是大家不需要讨论,坚持遛狗要牵绳的人们,去经历一次自己牵绳但是有人过来逗狗,被咬之后自己半夜送人去医院的全过程;坚持不逗陌生的狗是生活常识的人们,去经历一次被狗咬,伤口出血,然后找不到狗主人,自己彷徨无措的全过程。

这样大家就获得了宝贵的理解,而不是获得了某个观点。因为观点和站位有关,而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都处在相同的位置上。而自身的感受是真实的,真实的感受会带来真实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待事物的观点可能就会宽容一些,也人性一些。

就像是人们说要理解女性的处境---「要理解」这种说法之所以会出现,恰恰说明其实理解不了。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起码留长发就可以瞬间理解为什么手腕上有猴皮筋,为什么猴皮筋要缠毛线。我还可以继续推导下去,比如说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女性留短发,甚至是剪寸头。基于这种理解,人就能控制自己的评论欲,比如说把自己的审美放在一边,因为和脖子上的汗相比,审美高低没那么重要,审美又不是风扇,也不是湿巾。

所以,要理解就要先穿上别人的鞋子去体会一下,真实感受尤其是疼痛比什么观点,什么论证都要强,它们才是理解的基础。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热闹和麻烦,大概率是因为观点跑在了理解之前,并且成为了自己身上的奢侈品包包和跑车,以及号召同类人群的旗帜---那只是因为没疼过。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