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佳句天成


在《槽边往事》,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能看到读者朋友写出来的佳句。那种羚羊挂角,浑然天成的感觉,让我这个写了几十年字的人读了也觉得望尘莫及。

最近有两段读者留言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第一段来自四川的读者莉莉丝,她在《继续争论》一文后写下一段话,之前的文字都是些寻常的回忆,人人都会写,也许有的人还要比她写得更有文采一些。但是,等这段话即将结束的时候,莉莉丝突然从记叙文里跳出来,仅用五个字就把整段话瞬间拉上云霄:

看到叔说的舒适使人眩晕,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坐海绵沙发。我第一次坐上去的时候,舒适中伴随着一种晕车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这种海绵沙发我只在开往县城的大巴车上坐过。当时觉得自己兴许是坐不来这种沙发,我此前坐过最大的凳子就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杀猪凳。晕车的感觉令我新奇又惶恐,还有点发愁」。

「还有点发愁」这几个字,把那种偶遇美好生活之后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写法就是纯粹的天赐,像我这样后天横练的人,再怎么训练写作技巧再花多少年都写不出来。苏东坡曾经说过:「着力即差」。这种写法就是毫不用力,于是文字自然涌现,是以最为恰当的形式,而且对着五个字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对了,苏东坡也是四川人,四川眉州,在成都去峨眉山的前一站。

另外一段话,来自浙江读者余妙苗,她在昨天的《2025 年中秋季月饼指引》一文后面写了一段话,今天是中元节,我读完觉得最起码在今年中元节所有怀人的文字里,没有哪一篇比这一段更深情,更动人:

每年都兴致勃勃的给爸爸买各种口味月饼吃,他总说现在的月饼没以前香,还说他年轻时候跟人打赌,赢了就吃了对方一筒月饼。今年,我买了他打赌赢后吃到的同款月饼,明天拜祭放坟头,想象他享受月饼的快乐,他突然离开人世间的不舍遗憾似乎也能平,我也爱上吃月饼这件事」。

极度汹涌泛滥的情绪,隐藏在平静的讲述之下。无可消除的无尽思念,凝聚在某样具体事物上。不说思念,不讲不舍,只说自己的转变。这是非常中国,非常传统的写法,优美极了,内敛极了,因此也动人极了。面对这种文字,我只能说:情深若此,佳句天成。

在《槽边往事》,看起来是我每天在更新,在向读者讲述。但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何尝不是在向读者学习中文写作?我何尝不是通过读者这些雪泥鸿爪感受到中文之美?古人说,佳句天成,妙手偶得。不是妙手,这样的文句不是可以靠技巧得来的,而是源自人的内心。

我认为所有人内心里一早就藏着这些天成佳句,而且早就已经书写完毕,只是差一个契机引动而已。一旦契机合适,佳句就会自然涌现,根本用不上任何技巧,也无需任何训练,照直写出来就可以。之所以不能人人挥笔成章,是因为少了心底的那一点真,对于表达这一点真又有许多顾虑,不能让它自然流淌,自然浮现,总要加上形形色色毫无必要的修饰和扭曲,于是就无端端多出许多障碍来。

今天这两段留言,如果一直静静躺在留言区里,我会觉得那是我的罪过。让读者们知道,有读者能够写出这样的佳句,有读者能够写到比我更好,有读者能够写出我根本写不出来的文字,因而破除对于写作的迷思,找寻到表达的自信,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中文的传承在于所有使用中文的人,尤其是在今天,我有充足的理由去推荐我认定的好中文。

中文高于我的个人写作,历史高于我的个体存在,然而,所谓中文,所谓历史,又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单独人去点滴构建的。现在,我可以很高兴地说,我又发现了两位建设者,非常感谢她们。最后,我还想多说一句:

那你呢?你的佳句呢?



------

参考文献:
普通人的妙笔
写得不够好,可能是每个字不够贵
好文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