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缘分之奇妙

 


前天晚上我遇见了一件很奇妙的事:和朋友晚饭后,受邀去一处美术馆看溥心畬(爱新觉罗·溥儒)的书画作品展。进得大门,我一下愣住,因为眼前是一整套我曾经见过的黑胶音响系统---声音方程式。

8 月 31 日我写过一篇《难得出趟门》,讲述我朋友拽着我去听黑胶唱片的事。那一次我知道了声音方程式,知道了有狂热的黑胶迷潜伏在北京各处。同时,我也知道这套手工定制的音响系统极为小众,第一批产品不超过 10 套。

然而,在 10 月的这个夜晚,我在极为偶然情况下去到一家陌生的美术馆,然后这间美术馆会选择在大厅放一套黑胶音响系统,这套系统一共就没有几套,而我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却可以遇见两次,让我在大学毕业那么多年之后对《概率论》有了全新的认知。

在北京,喜欢看画展的人是小众,具体到传统书画中特定的溥心畬,对他感兴趣的人更是小众中的小众。而能够开美术馆,且举办溥心畬画展的人,全城加起来应该不超过 100 人。同样的,在这城里喜欢玩黑胶的人也是小众中的小众,喜欢还愿意制造黑胶系统的人,可能只有个位数。这两个极小众的领域的交集算下来就应该没几个人,而我在前后一个半月里刚好认识了其中的两位,那套黑胶系统就是这件事的见证。

这件事我想到一个解释,那就是北京的古怪特性:小众密度高。没错,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北京的各种小众群体都没有几个人。但是如果计算密度,比如说计算一个三线小城里的黑胶爱好者在总人口里的占比,可能是 50万分之一,也许全城就只有一个半个人。 但在北京,这个比例可能是万分之一,甚至更高一些,毕竟全国的怪物都会前往这里。

其实真实比例应该更高才对。因为北京虽然号称常住人口 2100 万人,但是在生活方式上划分为很多圈子,彼此之间很少交流,在同一座城市里彼此平行生活。会去看展,会去听音乐,喜欢文化艺术的人大体上在一个圈子里。简单来说,在北京我不大可能认识一位胡同大爷,邀请我去吃他认为最好的卤煮,但我随时可能认识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一位音乐家,一位演员,一位导演,一位画廊主,因为我自身是个写作者,和我打交道的人来来去去就是这一类的人。

因此, 2100 万人里的 95% 以上我都不会遇见,考虑到这些年我很少出门,那么这个比例可能是 99.99%。这也就意味着我能遇见的人都是高度同质化的一批人,刚好遇见两个都喜欢黑胶的人其实概率要比我想象中的概率高得多。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不喜欢文化,不喜欢艺术的那些人,我多半不会认识。不认识,也就不会有这种巧合发生。会有别的巧合发生,但是我并不会留心,比如说刚好都喜欢卤煮一类的事情。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成为小众并不需要担忧孤立,但需要注意在哪里小众,它本质上是个地理问题,或者说空间分布问题。成为小众很简单,但是成为有效率、有效能的小众则需要努力找寻密度最高处,在那里才会得到同类的支援和急需的资源。

除了北京的特性之外,我个人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如果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查看整件事,它看起来像是一系列链式反应,我所遇见的人和遇见的事就像是池塘里的涟漪,看起来彼此独立,但其实彼此之间又有关联。这么考虑的话,8 月 31 日强拉着我出门,邀请我去访问声音方程式音乐空间的那位朋友才是关键---

他对我的生活施加了个人影响,为我带来了一点点改变。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改变,造成了后续的链式反应:多年前认识的朋友找上我,邀请我去他自己开设的黑胶空间;我在线上认识的杭州 App 开发者,告诉我他也去过声音方程式;以及前晚发生的那件事---没有我朋友的第一次推动,后续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潜伏的缘分,或者是缘分的种子。当我开始玩黑胶的时候,我其实并不知道我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小众群体,其中的许多人彼此都认识,其中很多人也和我打过交道,于是,他们都处于潜伏或者休眠状态。而说到我,我以为不过是买机器买唱片点事,在家里自己玩就好。

当我朋友突然出现,狂风一般拽着我出门,去到北京黑胶爱好者的据点之一听了一下午唱片,等我回家把这件事写成作文发布出来之后---一个明确信号很快就传播了出去,之前各种潜伏的种子瞬间开始萌发---大家发现我们彼此之间可以在一个全新的点上再次建立起一种新的连接,于是各种人开始卷入,各种人开始出现,之前隐藏的小众爱好者人际圈突兀地在我面前显露出来,黑胶不是音乐而已,它是一种介质,把人和人连接在一起。

所以什么是缘分?缘分首先是我的心中对黑胶唱片产生了喜爱的种子。然后是我朋友给于的助缘,他推了我一把,因为先前有了那样一颗种子,所以我才会接受他的邀请,决定去见识一次。在然后是我的个人努力,如果我因为写黑胶方面的内容读者不喜欢流量低而不写,那么我就不能传递出一条有效信息,后续的事情同样也不会发生。最后是网络补全了所有的因缘,它能够帮我把信息发布出去,抵达黑胶群体,他们知道我的存在。

而归根到底,一切都和个人努力有关。在我看来,这些年里我写了几千篇文章,每一篇都在发出某种信号。绝大部分文章发布出去的信号都无疾而终,对应的缘分种子并没有因此而萌发。关于黑胶的文章一切刚刚好,所有的条件都具足,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缘分一下子就都成熟且爆发出来。是的,一切都和运气有关。然而运气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这种连续不断的努力也能创造出缘分,只是时间可能要很久而已。

所以说,你此时此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你每一分每一秒的存在也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是现在你还不能看到意义之网,而等到有一天它浮出生活的水面,你就会明确地知道自己和某些人,某些事很早就已经关联起来,只是当时你不知道而已。你也会很明确的理解自己曾经的想法,自己曾经的做法,如何在这张意义之网上发生效用,只是当时你不理解而已。你自身就是缘分的创造者,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全无缘由的。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