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我,我发表过那么多看法,表达过那么多观点,得出过那么多结论,难道从来都如此笃定,前后一次都没有发生过改变吗?答案是当然有,我随手就可以举出例子。
2023-12-20
观点改变
2023-12-19
超级个体

2023-12-18
希望和恐惧

2023-12-17
人情事故
嗯?不是人情世故么?人情世故做不好,就变成了人情事故,这么理解也很合理吧?好像我们中国人对于人情世故,对于人际交往的潜台词太过在意了一些,直接把它当作了考试。平常就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没事还要上网刷两道题,增强自己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前几天,我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
说实话,当时我仔细看过三遍,没有办法理解题意。我还以为是这女孩不想她爹能痊愈,结果男友真借了钱,老爸活了下来,她很不开心,所以拿着男友撒气。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男友借了钱,父亲得到了救治,她却一点都不开心。我去问朋友,朋友说麻烦让我离他远点儿,因为我的解题思路说明我有反社会人格,很可能是个变态。
网上给出的正确答案是---男友拿到女友还的钱,居然认真点数,发现多了500元。点数这个行为,说明男方内心并不信任女方,所以女方态度变得冷淡,最后分手。
看到标准答案之后我一下释然了,并且评价说:我始终也弄不懂这些网上的故事究竟想要讲述什么道理。并且我怀疑,写这些故事的人都是抠着脚吃泡面的高龄处男。对于社会生活狗屁不懂,但是喜欢出题目,给出一些貌似需要思考的答案。
依照我的生活经验,找朋友借钱这件事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关系。第一个层面是金融借贷,就是两人形成了借钱和还钱的关系。这是一个合同,账面最终是要平的。第二层是人情关系,不是借钱还钱那么简单。因为在这笔借贷上,附着了一大笔人情。不想承认这一点,那就直接去银行借贷好了,别人为什么要借贷给你呢?它表示相互之间的信任,以及借款方承担了财产损失的风险,所有一切都是因为感情,所以它是很大的人情。
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你还我钱,我根本不点数,表面上是一种信任的表现。但下面还有一层意思是在提醒对方:这不是借钱还钱的事,不是还完就结束的事,记得是你欠我一个大人情,将来你要连本带利还给我。我在意的不是钱,而是这笔人情,人情比钱更有价值。
反倒是当面就点钱,这是在模仿银行柜台,把复杂的人情往来简化,表示不要有什么负担,不要有什么想法,就是借钱还钱的事。现在,我已经和银行柜员一样,当面点数清楚,那么这件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就了结了,不需要觉得欠了我老大一个人情,今后大家该怎么相处继续怎么相处,这一篇就算是翻过去了。
回到那道网络考题上来,里面的那个女生就是肇事者。首先,在还钱的时候偷偷多塞500块钱,这就是纯扯淡的行为。怎么说,那500块钱很脏,还是说还钱不够高尚?你一句话不说,你让别人怎么理解这500块钱?如果是借款利息,那你要当面说清楚,这是利息,这是正当得利。如果是表示言谢,那同样要当面说清楚,这是感谢,这笔钱用来表示感谢。
红不说黑不说,莫名其妙塞500块钱进去。那这500块钱既不是利息,也不是谢仪,而是一笔负债,让别人莫名秒就背负了对你的500块钱债务。所以在考题里,男方立即就去还钱,这是所有正常人都会有的举动。
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借钱一方在一开始就会把话说清楚:
借钱干什么---中国人有救急不救穷的习惯。
借多长时间---一方面是承诺,一方面是便于对方周转。
多少利息---对方可以不要,但是你不能不说。
等到还钱的时候,分别把本金和利息交给对方。说清楚利息是多少,并且还有一句必须要说的话:利息归利息,人情归人情,利息我只能给那么多,但是你的这份情我记着。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利息是该你得的,不用推辞,我们都懂这个规矩。第二是利息不是人情的替代,利息给了,但是人情还在,我还是欠你一个情。这样,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一点模糊不明的地方。朋友之间借贷的两层关系,每一层都有了具体交代。
对方如果坚持不要,加一句话就好:当时只有你肯帮我,这钱你必须收下,不然这世间就没有人愿意做好人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是放贷孳息,而是维护天道,你是为天底下所有的好人接受这笔钱,这笔钱是对于德行的褒奖。如果你不肯接受的话,就让我失去了道,就会让我陷于不义。就让我们继续保持身在大道之中,共同遵循和维护它的运行吧。
所以,那道网络考题是完全的失礼失仪失义失信,只有生混蛋才会那么做。就这么混蛋,还测试他人的真心呢?难道不是应该先为这种行为道歉吗?出这种题的人,难道不应该在出题前先去社会上接受几顿毒打吗?把点数金钱和信任联系起来,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大笔金钱都已经出借了,已经承担了可能的损失风险了,这不就是最大的信任么?
说句伤功德的话,现在上网的人很多,其中野生的也未免太多了一点。
2023-12-16
一种生意经

2023-12-15
浪费了一上午

近期热门博文
-
又看到了「接受生活的磨砺」一类的说法,我赶紧劝解: 别别别,不要磨砺,你如果不是钢铁而是木材呢?磨着磨着就磨没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类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合法编造人生箴言的年纪,但我却想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一把剑呢?你怎么知道我想要成为...
-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一位 ADHD患者讲述自己的状况,他宣称他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型时,会进入一种超专注状态(hyperfocus),以至于完全无法停下来。 一般而言,人们把 ADHD 简单视为多动症,或者理解为注意力缺损。也就是说注意力无法长久停留在一处,会反复在不同...
-
今天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很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标题觉得毫无兴趣,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直接关闭,没事的,反正明天还会有新文章。 我一直想写Wiim 这个话题,甚至还向媒体做过推荐,希望有记者可以跟进一下他们的故事---我认为那会是个好故事,但是好像大家的判断和...
-
一位读者问我: 「 菜头叔,听你说过你患过克罗恩病,当时有吃药吗?我溃疡性结肠炎吃了三个月好了现在又复发,已经没工作一年了,没信心面对未来了。 」 又补充说: 「 刚开始我接受不了自己天天吃药,但又怕病情加重,不得不吃,吃药期间头晕头痛我也硬撑,肠镜复查有所好转但没完全恢复,...
-
喝多了自己家的咖啡粉,总想换换口味。经常有读者问:你为什么不做点咖啡豆生意?听多了,我就觉得咖啡豆是不是比粉要更好一些?于是,我从网上买了各种风味的咖啡豆回来,想做手冲咖啡。 其实我有全套设备,那还是在疫情前很久,我朋友隔着大老远送来一套咖啡滤杯、手动咖啡磨,还有很多听咖啡豆,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