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没有人会记得谁是第二名

 


今天心情低落,我不想写太多字,就谈一谈这句名言“没有人会记得谁是第二名”吧。
你觉得下面这张照片里的第二名如何​?世人能记住吗?

世人会记住的,因为他除了奥运银牌之外,在51岁的年纪还有头发和猫,而且猫愿意主动爬到他身上去。


觉得奖牌、头发、猫咪都还不够,那么我​再给你一段视频看看:


​嗯,这个第二名还有一个天使一样的女儿。小朋友面对镜头用土耳其语介绍说,她是如何教会自己父亲瞄准的时候屏息但别憋气,以及如何平淡面对​成绩得失。
现在你理解我​心情不好的原因了吗?一头乱发、一头猪猫、一朵女儿​,人生还要什么?​还要怎样才更满意?我要是有这么一头猫和这么一个女儿,我连奥运会都不会去,​直接领金牌都不会去,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因为猫咪一转眼就老了,去猫星了,女儿一转眼就长大了,飞走上学了,​披上婚纱嫁给某个混蛋了。
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你觉得呢?
在不做任何搜索的情况下,请你现在立即回答我两个问题​:1、​该第二名参加的是什么比赛?2、​该项比赛第一名是谁?
放心,我有99%的把握​你会​答错。作为我的读者,你会天真而自信地以为正所谓秃秃相惜,所以我问的是塞尔维亚的秃头大叔达米尔·米克奇。


​回答错误!零分!
因为这是一项双人混合比赛,一男一女两位选手组队参加​10米气手枪比赛。所以,冠军是塞尔维亚的米尔·米克奇和佐兰娜·阿鲁诺维奇​。


同样的,第二名也是两位运动员,土耳其的迪克奇和塔尔汗​。第三名则是两位印度选手。​事情的全貌在下面这张图里:


你什么都不记得,你就记得第二名是土耳其大叔,​大叔很帅。你不肯记得一个秃子,​你也有意无意把女性选手全部抹去,搞得好像是个单人赛一样。
一想到这里,身为一名秃子,我的心情愈发糟糕​。想起了一本伟大的书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呢个世界冇公平概。


------


2024-08-04

心灯无尽,灯灯相传

 


昨晚我不需要开电视看奥运网球决赛直播,我看我的朋友圈就好了。我原本不知道郑钦文,今天早上起来我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当然,这也说明了我的朋友圈组成,其中的主力都是中老年,网球作为养生运动的上限在他们中间非常流行。我听闻他们中还有人专门请来教练,​负责在球场上和自己对练,对练内容是让教练把每一个球都回到自己身边一米范围以内。

但不影响,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快乐。这大概是从10多年前就开始了,一部分人突然开始去跑马拉松,另一部分​则是去打网球。就像是有个隐藏的开关,按下之后人们要么去马拉松,要么去打网球,现在则是买很贵的自行车,很紧的骑行服,周末​到处乱窜。人趴在自行车上,肚子像个水气球一样坠下来。

打网球​的这帮人很长情。人家跑马拉松的都有照片,每次跑完纪念奖牌总是有一枚的,而且并不是想参加就能报上名,所以在朋友圈发照片​时都很自信。打网球要差很多,基本上没什么照片,也没有奖牌,全靠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这帮人比较含蓄,你得转折一下才能想明白​:​怎么这人突然出来庆祝谁谁谁拿下了大满贯?哦,​记得他好像平常打网球。

所以,昨晚郑钦文拿下奥运冠军,对于他们就是个节日---自己人​赢了。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单网球冠军,​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回到10年前,2014年1月25日,李娜夺得澳网女单冠军,​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就在那一天的武汉,有一群小朋友也在观看电视,​为李娜而欢呼。在这张照片的最右边,有一个仰着头满面笑容的小女孩,她就是郑钦文。


现在重新再看这张照片,让人感觉很奇妙。屏幕上正在领奖的李娜一定在那一瞬间,通过画面传递了一些什么出来,然后一房间的小朋友之中,有一个人接收​到了。10年之后,那个小朋友终于绽放,​换成她自己上台领奖,完成​了这一次呼应。

在这个世上,有些人就像是​一盏灯。不单能够照亮自己,而且可以把自己这一点心光投射到他人心里,​在那里点燃一盏新的心灯。​于是心灯无尽,灯灯相传,点亮更多世人的心,创造出一​片光明来。第一盏灯总是要更为困难一些的,因为要证明自己可以发光,更多心灯才会相信自己​也同样可以。第一盏灯也总是要更为耐心一些的,因为点亮自己之后,也许要等五年,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一点灯光在远处亮起。

李娜退役已经十年,在这十年间没有哪一天能像今天这样让我如此怀念​这个脾气火爆的湖北妹子。不仅仅是因为郑钦文夺冠,更多的理由是我​朋友圈里的那一片摇曳的灯火海。

就像是照片里的那一房间女孩子,夺得奥运冠军的只会有一个人,但是所有人因此激发起了对​网球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她们因此而对自己具备信心。因为李娜已经展示过了,一个女孩子如何遭打击而不放弃,受挫败而不气馁,遭排挤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到大满贯冠军,赢得法网和澳网,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亚洲球员维持世界第二的排名长达​5年。

重点并不在于冠军,​而在于这种心灯相继,薪火相传。总需要有一个人去拿冠军,然后​每一次冠军让心灯海向外扩散一圈,每一盏灯再去激发更多心灯点亮,一直到​世界通明,无有恐惧,没有人再说“你不可以”​。



------


2024-08-03

心魔劫



写作其实并不安全,因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产生心魔,​需要不断渡自己的心魔劫。​能够渡过,就能更加精进。不能渡过,就会自我怀疑,​道心退转,乃至彻底放弃。

以下,我会给出一个例子。你需要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身份,去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感受:

这是我​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最下面一条是一篇1800字的文章,发布于周四上午10点36分,它的阅读量是​9770人次。记住这个数字,​因为你是个作者,不可能不在意一篇文章的阅读数据。
然后是2个多小时之后,我又发布了一次,这次是一张照片,没有文章。需要提示一点,这是下午13点10分,大多数人已经开始上班上学,​没多少人会来看文章。一张图而已,但是它的阅读量是多少呢?99328​次,是上一篇文章的10倍。
前面说过了,你现在是个作者,不可能不在意一篇文章的阅读数据。所以,现在你会比较​两边的数据,于是,心魔就会产生,你忍不住会去想​:
1、我认认真真写一篇文章,不过9000​次阅读。我随手网上找一张图,却直奔10万​次而去。​那么,写文章还有什么意义?
2、数据很清楚地显示,读者更喜欢看图,而不是读文章。之前他们​愿意读,那是因为我没发图,他们没得选。​如果他们可以选择,他们多半更愿意看图。​那么,写文章给谁看呢?
3、十几个字加一张图,这个劳动量是写一篇文章的百分之一​,但是效果是10倍。所以,写作多数时间是在做无用功,那么以后是不是改成​发图算了?因为感觉自己在发图上还有一些天赋,在写作上什么都不是​。而且,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不就是聪明的人会做的事情么​?​这不就是正确地做事么?
​这就是心魔,很具体,很现实,也很刺激。

​但是,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一次。我从BBS写文章开始,在博客时代,在公众号时代,​二十多年间经历过了无数次。仅仅是在公众号,我经历过怎么写,怎么更新都没几个人看,经历过怎么写,怎么更新阅读量都能破10万,经历过怎么写,怎么更新阅读量都在下滑读者都在流失​的不同时代。
无数次在内心升起“算了吧,​换点别的干”的想法,无数次在内心里听见自己说“你真的老了,人们不愿意看你写的东西了,人老了就要认命”,无数次在脑海里产生一个徘徊不去的念头---​等同的时间精力才智如果投入另外一个领域而不是写作,会发生什么?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
但是到今天我还在更新,所以你猜当我看到​上面截图里的数据时内心会是什么感受?感受就是​习惯了,不意外,因为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一篇文章比一篇文章更受欢迎,那种情况短时间内会有,但​不会是生活中的常态,只存在于个人的幻想之中。
生活的常态是人们更喜欢看短视频,更喜欢看图,更喜欢看短内容,​而不是长文。我个人赞同还是反对,对我有利还是无益,​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更不用去幻想靠自己的努力可以扭转流水的​方向,奢望所谓的​黄金一般的旧日子有天重来。
心魔能够潜入内心,是因为内心产生了一道裂痕,​上面写着:事情应该这样才对。​这句话依然有一层伪装的贴纸,把它撕开,下面写着:我希望事情如我所愿发生,​并且极大利益到我自己,让我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
于是,自己此刻面对的现实,一切都变成了自己的​损失和失败,都不能接受。一旦开始计算得失利弊,人就会忘记​一开始的喜欢,忘记自己起于微末,忘记自己经历过​种种起伏辗转,而活在​数据图表中一根红色箭头笔直向上的幻想里​。
我熬过了很多轮心魔劫,因为我没有那么多幻想,也不认为事情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发生,更不认为人和事一定会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进行,​并且我认为这就是世界原本的模样。对此,我完全能够接受。我之所以还在写,只是因为我喜欢​。任何一篇文章不多于这点喜欢,也不少于这点喜欢,我不在上面附着任何期待、热望、幻想。
同样的,我也不去比较数据,从中去体会失望、酸楚、沮丧​。就像是在周四那一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我发现人们更喜欢图片​,于是我​就继续追问:他们具体喜欢什么呢?​我之所以会发图片,是因为那张图片里的人打动了我。那么,打动十万人​的究竟是什么呢?
周五的11点37分,我用文字试图给出解答。其实一整篇文章只有一句话,经过一天的思考,它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
“通过努力,人是有可能成为金艺智的,是有可能得到那样的炫酷的,但是努力无法让人成为尤素夫,无法达成他那种随性和自在,只会适得其反。而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为前者,后者更像是很早之前就弄丢了的自己。
这篇文章有11万人次阅读,甚至超过了图片​。​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文章作为信用基础,我偶尔突然发图不会有人看。如果我不把那张图当做一种客观实在加以思考,而是作为自伤自怜自责的理由,​那么就不会有后面一篇文章。而我能够如此分析一张图片,分析人们的内心想法,是因为长期写文章对思维​进行训练的结果。
心魔愿意说什么说就好了,反正它不说,有些读者也会说,我又不缺这个。而通过一段话,一张图,一件事,一个人让自己内心产生触动,想要通过文字加以表达,那种热忱,那种热望,那种想要借此和更多人的情感思考相连接相激发的想法,因为消弥了小我的缘故,足以横渡心魔劫,​回到自己内心的道路上来。

------


2024-08-02

路人甲的高光时刻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考虑,也为了避免无谓的争端,昨天我并没有把土耳其气手枪选手尤素夫·迪凯克(Yusuf Dikec)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的照片拿出来,专门和韩国气手枪选手金艺智(김예지)的照片做对比。

有兴趣可以去找来对比看一下,你就能理解包括我在内的全世界各地网友为什么会如此欣赏尤素夫。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太炫目、太科幻、太精致、太漂亮、太青春、太光滑、太有设计感的东西存在。它们都太不普通,它们生来就是做主角的,路人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直到尤素夫突然出现。

当然,尤素夫并不是真正的路人甲。他在1973年元月1日出生于土耳其的一个村庄,最高拿到教练学硕士学位,前土耳其宪兵队军士长,2001年开始参加射击训练,从2008年开始参加了每一届夏季奥运会。在此期间,他七次获得欧洲冠军,并在 2014 年获得 25 米标准手枪和 25 米中心发火手枪世界双料冠军。本次奥运会,他和搭档获得10米气手枪混合赛银牌,他的个人赛成绩位列13,目前已经结束了他的奥运之旅。

看到他那张现场比赛的照片之后,日本网友把他称为“无课金选手”,就是没花钱买装备的选手,英美网友把他称为“regular guy”,翻译成中文就是普通人,平凡人,路人甲。中国网友则称赞他的“松弛感”,反正最近中文互联网络上除了“松弛感”之外也不存在别的什么词了。

尤素夫不是路人甲,但是全世界的路人甲都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不炫目、不科幻、不精致、不漂亮、不青春、不光滑、没有什么设计感,甚至都不像是一个“真正的奥运选手”,而是“在出门买菜时抽空来打一场比赛”。奥运会上不止有一位尤素夫,但是金艺智才是大多数,人们选择了尤素夫而已,因为对比最为强烈。

以前说做演员需要长得有“观众缘”,做明星则还需要命里“八字好”。尤素夫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一头花白头发,他的单手插兜,他的一身散装运动服---根据他所说,之所以没有用额外的设备,只是出于方便灵活的考虑---让很多人在瞬间就能激发出极大的认同感,这就是观众缘,以至于让那些比他年轻、比他酷炫、比他成绩更好的选手变成了背景板。

人们生活在今天的这个世界里压力太大,有太多无法企及的存在,有太多无法达成的人设,而所有的媒体机器都在开动马达,鼓励、敦促、刺激人们迎头赶上,这就让人感觉太累太累。所以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人们最喜欢的运动员未必是长相最漂亮成绩最耀眼的运动员,而是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路人甲。

人们把51岁的尤素夫作为反偶像的偶像立起来。把慷慨的掌声送给61岁的倪夏莲,祝贺她达成人生三愿。看到14岁的吉泽恋,一个在家门口练滑板,看到奥运直播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一样好的女孩,最后拿到奥运冠军时,感叹说“原来漫画里都是真的”。

漫画当然都是真的,里面打动人心的小人物都是真的,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也都是真的。人们在生活里感受到什么,就会在眼中看到什么。关于尤素夫,网上最新流行的小作文里说:


(网络上以尤素夫为题的二创

尤素夫最近与前妻发生激烈争吵后才开始射击,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对看望孩子的热情,以及不懈地努力证明前妻是错的。“我从没想过我会在这里,”尤素福耸耸肩漫不经心地说:“我只是想和孩子们过一个周末。”

这名52岁的男子是一名伊斯坦布尔一家小车间的机械师,第一次拿起枪是在一次特别令人沮丧的离婚调解中。

他的非正统方法---没有专业设备,没有训练计划,衣橱里只有日常穿的牛仔裤和 T 恤---让职业射击手感到困惑。“他只是出现,打出一轮近乎完美的比赛,然后问附近是否有吸烟区。”

在赢得银牌后,尤素夫站了起来,毫无感情地站在奥运会主席台上宣布:“莎伦,如果你在看这个,我想要回我的狗。”

(以上机器翻译)

所有的细节都是编造的,而且尤素夫其实养猫。但是它符合人们的期待,一个中年离异,潦倒的机械师,参加奥运会是为了向前妻证明她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选择---他就是一个素人版的John Wick,在巴黎上演他的《极速追杀》​,同样都不让别人碰他的狗。关于尤素夫的小作文还在不断​生产出不同版本来,不断在网上传播。那些事未必发生在尤素夫身上,但是这世界上的确有许多中年离异的人,有许多潦倒困苦的人,有许多想要证明自己给妻儿看的人,他们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他们在尤素夫身上也看到了自己。于是,尤素夫站在领奖台上,​同样的光也照在自己身上。

而这件事情的凶险之处在于,如果尤素夫的肚腩再高起10cm,头发是现在的一半,那么即便他拿了金牌​今天的这一切也都不会发生。作为路人甲我深深知道,​路人甲对路人甲是多么苛刻残酷,能成为路人甲心目中的理想路人甲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现实世界里,最后胜出的只会是金艺智​,总是金艺智们。​



------


2024-08-01

Midjourney 6.1发布


在7月的最后一天,对于我而言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Midjourney 从6.0版本升级到了6.1版。我知道《槽边往事》这里也有部分MJ用户,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去试用一下。新版在画质细腻程度,细节处理上,都有极大的提升。当然,你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说“糖水感”更强了。不过,我认为这意味着图片的商业化可能又大大进了一步,你就想一下我那些没有写的标题,想一想大众更喜欢哪一种?

新版有个小功能,你需要试一试:

--q 2 这是一个新参数,Q是画质的意思。如果你画了一张图觉得很满意,拿到Seed 之后,加上这个参数重生成,可以提升原图的画质,增加许多纹理和细节。当然,你也可以对整句Prompt 加上这个参数后重新生成,前后比较一下。不一定每次都灵,但是灵的时候画质要更为细腻。

然后我弄清楚了3件事:

1、--P,也就是个人风格参数。这个参数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你不断义务劳动,比较选择图片之后,Midjourney 会学习你的个人风格,一段时间之后会生成新的个人风格参数。

2、--P 参数是跟着版本走,如果你在Midjourney 6 下生成了很多图,拥有了自己的--P参数,这个参数不能在Midjourney 6.1 下调用。

3、想要启用--P 参数,前置条件是你参与Midjourney 的义务劳动,帮助它选择比较足够多的图片,义务劳动的地址是:

https://www.midjourney.com/rank

至于说想要查看自己拥有的所有--P 参数,请在discord 的对应频道里输入命令:/list_personalize_codes 系统会按照时间逆序列出你的所有--P 参数。

最后,我想提醒MJ 用户两件事:

1、Midjourney 6.1出来之后,以图生成视频的质量和可能都提升了。所以,你有钱或者有余力的话,不要停留,可以朝着图生视频的方向尝试一下。好像Runway 最近又有更新,新版本的视频质量也变得更好了。这么说是基于一种我的个人假设:文生图不是重点,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大的市场,文成图图生视频才是这一类生成式AI 的重点,在视频领域内才会生成新的大市场。

2、Midjourney 发展到今天,--P 和-- sref 参数已经变成了新的绘图能力核心。尤其是-- sref 这个参数,相当于口红的色号,或者是传统画家的颜料标号。Midjourney 产生图片的风格,靠Prompt 里的文字描述逐渐过时了,而是渐渐走向-- sref 参数的精准控制。也许,你现在就需要建立自己的-- sref 库,它可能是未来的效率核心。

8月到了,问候你8月好!


--sref 7280


--sref 2545708452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