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他看不见我


今天我想讲两个小故事,都和老师有关。
在差不多十年前,我曾经有机会通过朋友引荐去拜见一位很伟大的导师。由于我对他倾慕已久,朋友一提我就立即答应,兴冲冲跑去了。当时不止我一个人,同去的还有二三十人。去了之后,当场就有很多人拜师。我在人群中看到两张脸,都认识,并且我对这两个人极度反感,评价极低。我站住了开始想:“嗯,我说什么都不可能和这两个人做同学的,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人群向前涌去,我开始慢慢地一点点向后撤,一直撤到门边。
这一耽误就将近十年,兜兜转转,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师。他的学生很多,要忙的事情更多,和我又不在同一个城市,逢年过节我只能在微信上问候,但是很少得到回复。我知道,每到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同学都给他发节日问候或者生日祝福,肯定不缺我的这一条。但是我还是会发,并不在意我这一条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
人是会变的。十年前我拒绝拜师,那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比学习本身重要,比导师本人重要。因为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比其他同学更特别,值得特别对待。十年后我不再那么想,我认为我对导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这件事,要比导师是否看见我,是否另眼相待我重要得多。我甚至认为,导师就根本没有看我发的问候也没什么,我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特别,需要他特意在人群里多看我一眼。
读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做那个特别的学生。有特别的发言,有特别的成绩,会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特别喜爱,从小学到大学我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才对。做好学生就很容易升起这样的心,然而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它和学习无关,和尊重师长无关,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饲养自我。发言是饲料,成绩是饲料,甚至老师的目光也是饲料,让自我肥硕地膨胀起来。
生起这样的心,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我在十年前错过了一位导师。因为我重要,我很特别,我不能容忍自己和我看不上的人做同学。在这十年里我逐渐明白,不是我拒绝了老师,而是我拒绝了十年的教导,拒绝了十年前本就可以开始的学习。而我站在那位导师的角度去看,十年间他无差别地摄受弟子,传授教导,他在完成他的事业,他的弟子在完成他们的学业,甚至是那两个我看不上的人,他们也在学习和领悟。我呢?我给自我抛了十年光,打了十年蜡,刷了十年漆,锃光瓦亮地站在原地不动。
等我浪费了十年时间,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师之后,我发觉我原先的心消失了。我不希求导师给我最高级最深奥最独特的教导,他教我什么,我学什么,并且全力学好。我也不希求经常能见到导师,随时可以得到耳提面命,得到特别的关照和重视,因为这些和我学到什么,学成什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和随时嘘寒问暖,随侍身边相比,我认为哪怕是一年只能见一次导师,能在见面时说出“导师,我做到了”、“老师,我完成了”更为重要。对于老师而言,这才是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侍奉。
也正因为把学习置于自身之上,我的心中才有毫无造作的感激之情,无需激发,无需勉力。不会去思维自己的祝福语夹杂在一千条一万条祝福中导师能否看见?不会去思维自己做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种事有什么意义?更不会去用导师看得见看不见我作为我去不去做的理由。感激并不是个买卖,我付出50块钱的感激,就应该收获半百的目光或者微笑。
回到10年前,我特别地不能和某两个人做同学,于是我特别地不能成为一位学生。我以为那天我成功地躲到了人群最后,从导师目光中消失。其实是我的自我极度膨胀,顶天立地,充塞宇宙,于是他看不见我,那才是真的看不见。

-----


2024-09-11

库克的防腐工程

 


在乔布斯时代,自从推出​iPhone之后,他的每一场发布会我都会看。等库克接任之后,我的日程表里就再也没有了半夜起床​看发布会这一项。加上疫情之后,苹果喜欢拍短片代替真人,发布会视频就彻底进入了我会直接跳过​的程度。

昨天我看了一天耳机和VR眼镜,库克治下的苹果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什么让我眼前一亮的新玩具了。Vision Pro算是个例外,但现在看起来​库克也不打算继续推进,估计过几年会换个颜色,或者充电口​原价再​卖一遍。

网友 汉尼拔火罐 看完苹果昨天的发布会之后评论说:“(在发布会上)你看到的是乔布斯腐烂的过程,烂了十几年还能这样,可见他的伟大…​...”。我认为这个评价虽然刻薄,却也精准贴切。

我能理解伟大不可能继承,如果库克比乔布斯还要伟大,这么一代代下去,地球人也许很快就可以乘坐苹果的产品前往火星​了。乔布斯是一座尖峰,这意味着在他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地寂寞,只是我低估了库克的无趣​无聊程度,就像是一个管家继承了主人的别墅,他比主人还熟悉别墅的一砖一瓦,随时在​清洁维护,打蜡抛光。但是重点根本就不是这个,是​在平地上出现一栋别墅,不是么?​乔布斯的苹果当年就是干这个的,不是么?

说实话,到今天我都没有转投安卓阵营,把手机换成三星或者是谷歌,不是因为库克的新品,而是因为乔布斯的遗产。是乔布斯创办的苹果产品生态系统,乔布斯开创的iPhone​手机和这种手机代表的一切使用体验。我不关心库克给iPhone又换了几种颜色的壳子,​那是诺基亚当年干过的事情,而诺基亚坟头的草已经比姚明还高。我也不关心库克在iPhone背板上用几个摄像头能玩出多少个排列组合来,​他高兴就好,供应链不嫌麻烦就好。

只要乔布斯的承诺还有效就行,他说过​:一部电话,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网络浏览器。我到现在还是在用这三个核心功能,这三个功能的确能打,而且​提供了最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最友善​的用户界面。因为有它们在,​甚至还能养活世界上一大批外设厂商。

库克所做的工作让苹果不再那么酷,也不再让人觉得期待。所以昨天我看完新产品参数之后,转身就去研究耳机和​VR眼镜去了,想找一款支持无损音乐的无线蓝牙耳机,想找一款可以自动调焦解决远视和近视问题,甚至可以提供更强视力的​眼镜。库克所做的,就是让iPhone手机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我所需要的不止于此,我需要全新​的,让人振奋的电子玩具,那我就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厂商的单项突破。

苹果用户很难伺候,乔布斯开出的那张支票​库克兑付不起。今天早起,我看到两张网图,人们对库克的嘲讽之情​简直溢出屏幕:



总是会忍不住问那个问题​:如果乔布斯还在的话,今天的iPhone能变成什么样子​?当柔性屏和折叠屏不再是个技术问题之后,乔布斯会用什么大家意想不到但是一经推出又觉得​大喜过望的新方式来实现?或者也可以这么问,当家家手机都可以接入AI功能的时候,乔布斯会用什么方式​在iPhone里运用这种能力?他一定不会和​各家一样提供一个语音助手而已,他应该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设计出不一样的产品来。
现在一切都停住了,乔布斯​已经死去,库克在做他的防腐工程。沿着乔布斯的最后一个版本iPhone原型,笔记本上记录的最后一个想法,一纳米一纳米地推进,努力让人们不要看出一切其实都是在原地打转。
有人赞扬说,库克在乔布斯之后极大提升了苹果公司的利润,极大地拉升了苹果股票的价格,同时利用他的供应链技术让苹果产品始终保持​稳定的品质。我认为这些话都是对的,但是现在马上我要去吃中午饭,因为刚刚我在我的iPhone 15背板上打了一个鸡蛋,现在它已经煎好了,我看见蛋边都有点焦了​,得挤点牙膏​蘸着吃。


-----





2024-09-10

最好的老师

 


今天是教师节。多年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无论你在教师节​怀念任何一位好老师,在留言区总是能激发起许多读者的痛苦回忆,想起当初粗暴​甚至残忍对待自己的那一个。
即便是那些公认的好老师,​也并不是那么完美。​要找的话,人们也总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出问题来。就算是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张桂梅老师,也被人批评她的工作是增加了云南学生的“内卷”​,向学生提供的​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的要求极高,认为教师除了专业教学技能,能够教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外,还要求他们能让学生“成才”。成才还不够,教师还必须符合人们的道德要求,比如说奉献精神,不是蜡炬成灰就是​落红化春泥。又或者是具有道德标杆的功能,有所谓“为人师表”的说法。
教师们看到这样的要求或者说期许,都头大如斗,避之不及,觉得这些话比唐僧给孙悟空的紧箍咒都​还要可怕。一旦自己落入其中,就会被道德五花大绑,做成龟甲缚​给人欣赏。他们的看法是​:教师就是一个职业,干活拿钱,拿钱养家,请勿强行上意义。面对工资条的时候大家要​保持起码的诚实,别在街边店点​石斑龙虾。
然后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我凭什么就得这样”​的老戏码。
天底下应该有不少好老师,​甚至也可能存在最好的老师,符合人们的一切​要求,一切期许。但是,从统计学上来说,​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极少数。这些极少数老师落在自己头上的概率,我认为​并不比中彩票高多少。极好的老师和极糟糕的老师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中不溜老师,学生同样如此。
所以这个世界上关于教育的真实图景,应该是大量的中不溜学生​匹配大量的中不溜老师,教育就是中不溜们之间的互动。不过这样也够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崩溃,草台固然是草台,​但是该有的都有了,该出现的也都出现了,并没有退回石器时代。
但是人类很特殊,​人类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为积极进取的动物。对于中不溜学生配中不溜老师这一点,很多人不满意​,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配方:中不溜学生+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这很科学,很进步,很积极,看起来也​很合理。
只有一个小问题,在过往的经历里我发现,​即便是同一班的同学,对于同一位老师的判断都是不同的。毕业之后大家聚会回顾,​有些同学会认为那是一位好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极大。而有些同学会认为那是一位糟糕透顶的老师,败坏了自己对学习的信心​。还有些同学​则会认为那是一位极度平庸的老师,上他的课是在浪费时间。
同一位老师,在不同的学生心目中有不同甚至是彼此互斥的评判​,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位著名物理学家就曾经把一位老师关在箱子里请大家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同一位老师可以同时是好老师、差老师和平庸老师,这被称之为“薛定谔的老师实验”。伟大的薛定谔通过这个实验告诉世人:观察结果不是独立事件,它会受到观察者​的影响。
一位好老师只会出现在相信他是好老师的同学眼中,或者可以保守一点说,一位中不溜老师之所以是好老师或是坏老师,取决于学生第一时间在他身上观察到了优点还是缺点,感觉到亲切还是排斥。尽管教师的真实水平​服从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但是对于单一的某个学生,在他自己的观察之下,他所面对的教师团总是一头大,这得看他​以怎样的习惯去观察他人。
当一个学生观察到自己周围好老师占大多数的时候,虽然这是一种虚幻的个人感受,并不符合统计学的真实,但是这种虚幻个人感受却可以为他制造出真实的教育环境,让自己相信​正在接受最好的老师的最好教育,最后也就那么学成了。反过来说,一个学生在全国特级教师组成的特训班里,同样可以感觉自己身在地狱,​这帮老师狗屁不通,自己的成绩没有任何改善,对学习的兴趣没有​半分提升。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和我同一级的同学超过85%以上来自农村,大学一年级的宿舍夜话通常都有关于种地和放牛。他们的教育环境,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没有办法和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小孩子相比。​无论好学校差学校。好老师糟老师,他们没有选择,也不能像我们一样去上补习学校,找补习老师。但是我们在同一所学府里相遇,那我就认为他们的老师​很不错。
当然​,一定会有人反驳:​那是因为这帮孩子本身就很聪明,所以乡村教师也能把他们给带出来。这也是我今天想要谈的重点:本质上说,人从来只能靠自己,人也只可能​自我教育---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教出来的。人生的诸多选择,人生的诸多判断,来自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内在的​老师所给予的指引。内在的老师先于外在的老师存在,内在的老师对外在的老师做​判断做选择。
一个中不溜的学生在面对一批中不溜的老师时,​感觉他们都很糟糕,那是因为内在的老师本身就很糟糕。如果感觉他们都很​优秀,那是因为内在的老师本身就很优秀。一名老师站在学生面前,​可能同一时间内体现出了100种个人特质。而在学生的观察中,着意观察到哪些特质,根据这些特质给出怎样的判断,和老师本身无关,和学生的​心有关,是心的偏好在做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做合成,合成出一个好老师或者是糟老师,然后决定自己的态度​。
在生活中,人们会瞬间爱上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或是瞬间反感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能看见什么,取决于你自己是个什么人。同一盒新鲜杨梅放在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酸爽可口,​有的人则看到无数小虫潜伏。同样一个机会放在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蹦床跳板,有的人则看到​陷阱捕鼠器。奥妙的地方在于,最后人们都会如愿以偿,有的人真的得到酸爽可口,得到蹦床跳板,有的人则真的得到一堆白色虫子,得到陷阱捕鼠器。
这世间的确存在最好的老师,​这位最好的老师就在你的心里。他如果存在,那么你在世间就永远不会缺乏好老师,总能遇见,总能给你帮助和指引,甚至他们总是会​穿越茫茫人海来找寻你。否则的话,他们即便是站在你面前,你也​认不出来,这不是他们的问题。
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


2024-09-09

台风过后

 


我在深圳时亲历过台风正击。当时我能看到雨水从楼下倒卷上来,直奔我的阳台​天花板。因为风压瞬间变化,整间房都会发出​轰轰的声响,门窗一起猛烈震动。等到风力最大时,整栋楼都会轻微摇晃,吊灯​下的玻璃珠子叮当作响,​仿佛正在地震---
但​这都无法和海南这一次台风相比。​今天早起,我看到读者传来这样一张图:


图中这位身穿黄色T恤,脚踩粉色拖鞋,留着短发的女孩子姓陈,​是一名海南初中生。她正坐着的木台其实是她家的阳台,至于说为什么三面漏风,一览无余,是因为台风袭来的时候把她家阳台的钢窗和防盗笼​全部撕碎卷走,于是就有了这个真正的“无遮挡阳台”​。台风过去,她坐在她家在18楼的阳台上翘着二郎腿看风景,并且在朋友圈​写道:“终于有点点网了,我们都平安,且敞亮”。
新闻报道称,这张照片是陈小姐的母亲​拍摄。她们家的无遮挡阳台在卧室外,台风过后,她搬了一把椅子出去,坐在那里看风景。母亲当时在客厅,透过窗子刚好能看到陈小姐,于是就用手机拍摄下这一幕​。至于说为什么上下两层邻居家的阳台没事,​陈小姐解释说她们家入住小区很早,远早于​各位邻居。即便如此,大多数邻居家的阳台玻璃也都碎了,大家都在忙着找装修队。
我个人很钦佩这位陈小姐,佩服她的心境。倒不是像网上的人们说的那样,她是个所谓“淡定妹”​,而是因为她写的那句话:“我们都平安,且敞亮”。敞亮的说法很有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也道出了实情。
​人们在经历了台风之后会做什么?我记得自己当时在检查房屋受损情况,满脑子想着如果有损伤,​这是租来的房子,我应该怎么向房东交代?然后又忙着清理垃圾和积水,想要尽快恢复​房子原来的模样。如果当时我那间租来的房子发生陈小姐她们家相同的事情,我认为我不会有心情搬一把椅子​出去坐着看风景。
因为这是巨大的损失,因为这是巨大的惊吓,涉及到金钱的损失和后续维修的一系列麻烦,未来还可能有对阳台​结构损害的担忧。总而言之,阳台被​撕碎吹走,形成了一处空白,这处空白意味着无数的麻烦。
但是在人的一生之中,在自己熟悉的家里出现一个无遮挡阳台这种事情​怕是极为罕见,坐在这个无遮挡阳台上的体验也应该​是绝无仅有​,而这样的风景在过去和未来都不​会出现。于是,这处空白同样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体验。
陈小姐选择看风景,那她就是选择了后者。与其去思虑纠结阳台被毁意味着什么,不如坐下来看风景,全心全意感受这种台风带来的​独特体验---她说得一点没错,的确不会有此刻更为敞亮的​视野了。
阳台当然需要维修,​然而维修并非在顷刻之间就能够完成,她和她的家人肯定要面对这些残垣断壁一段时间。我钦佩她的心境,是因为她在这一刻能够放下一切,安然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且带着坦然的态度欣赏​台风带来的改变,而不是沉浸在​对损失的厌恶和对未来的忧虑之中。
我也很羡慕​她的家庭。这一家子人应该都是一样的性格---当母亲看到女儿坐在台风过后残存的阳台上时,不因为子女不知道父母的愁苦而愤怒,也不因为担忧孩子的安全而出声阻拦,她知道女儿在想什么,也完全能够理解,于是她的选择是拿出手机来拍摄,为女儿留下这一​刻。这同样是个了不起的选择,母亲选择的拍摄主题是人,​而不是损失。
许多人修行一辈子,坐穿了许多个蒲团,捻碎了许多串念珠,持咒达到千百万遍,但是都不会陈小姐这样自然而然的状态,不经意间​体现出来的心境。所谓的“安住于当下”,别人只是口头上反复宣说,陈小姐和她的母亲​直接就能做到。所谓的“转逆境为增上缘”,别人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陈小姐和她的母亲下意识就能完成。
​我认为这是心的力量。是心决定了她们在台风过后能看见什么,她们能看见损失和破坏,也能看到​新鲜和风景,她们的心决定她们看到后者。看见前者只会让人感觉到痛苦和焦虑,而看见后者则让人坦然而安定,甚至还能​有点幽默感。这样的心,连台风都吹不动,只能​为她掀开风景前的幕布。
这张照片我越看越喜欢,虽然它的角度肯定不是有意为之,但是我忍不住会去想:如果从陈小姐的视角看出去,她究竟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她如此沉浸其中,又如此坦然安宁?

------


2024-09-08

一点正经没有

 


今天写了一篇《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许多读者很困惑:和菜头你搞鸡毛呢?
其实我搞鸡毛的历史相当悠久,随手可以举上好几个例子:2012年10月30日,我发布过一篇《钓鱼记》,解释航母地面人员在放行飞机的时候为什么要下蹲。​重点是:这条我发明的解释当时被很多媒体引用,然后又更正。
在更早的2006年12月1日,我在豆瓣电影《墨攻》条目下发表了评论《津巴布韦手稿》,这里抄录一下开头​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一点正经没有:
最近,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了一份手稿残片。内容是由白人传教士在18世纪记载下来的一个当地古老传说,原文以法文写就,现在翻译为中文。为了和原文保持一致,其中的遣词造句均保持原貌:
《津巴布韦手稿》
......耶稣基督诞生前430年,在远东以东,有七个国家。其中,赵意图以二十万军团进攻燕。一个叫梁的小国正处在进攻的路线上,赵的远征军军团司令安圣基(音译)命令他的军队先行攻占梁,为后续的战役取得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梁的人民处于恐慌之中,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城破,他们将不可避免地接受被变卖为奴的命运。而他们的王,孱弱而阴险的王志文(音译)却终日过着放纵的生活,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摇摆不定。
宝贵的时间在流逝,无数生命即将被浪费,梁即将迎来战争。
在赵军团前锋抵达前,一位身穿粗布衣,脚踏草鞋,手提包袱的神秘修士,用斗蓬罩住头部,来到了梁城前。他就是墨家兄弟会的修士刘德华(音译),此行的目的是根据墨家兄弟会的神圣信条“兼爱与非攻”,前来帮助梁的人民防御他们的家园。
当然,最为经典的一幕发生在2018年3月霍金教授逝世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很简单的微博:

要知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直是我的写作风格之一。早年间写多了严肃文章,如果不能胡说八道调剂一下,我​就会觉得自己很难继续写下去。我个人很喜欢这些胡说八道,没一点正经的文字,但是大众不大喜欢,尤其是钓鱼贴,甚至会让很多人暴怒,即便他们自己并没有上钩,但仅只是钓鱼这个动作就让他们肝火​爆发,痛斥所谓“和菜头的傲慢”​,我猜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五行属火,十二生肖属西班牙斗牛,​家族图腾正中央是一​坨爆竹。
人人都喜欢小故事,小感动,小启发,以及大小“干货”,就是不大喜欢笑。写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我那么大费周章写如此长的一篇文章,编造诸多细节,​只是为了博人一笑。​因为在我的逻辑里,越是正儿八经地胡说八道,这件事本身就越好笑。
奈何人们并不领情。最近我也看了一些脱口秀段子,​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因为太多都是直给,都是逗笑​,而不是需要想一下的那种笑。太多都是人物设定,都是表演,​并不是台上台下心领神会的幽默。
如今,在互联网上讲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十年前,十五年前写那些胡说八道的文字时,​很多人都在干相同的事情。现在这类型的文字已经变得很少,​那些可爱有趣的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你要讲笑,首先你得有个搞笑的人设,你得一直干这个,人们来找你就是为了逗乐,然后他们满满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笑​然后哈哈哈哈走掉,就像是去诊所打针吃药。
网友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来不来就是先叠盾,把防御加满,心心念念​都是:​这孙子怕是要骗我。很多人读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关于真和假,就是分析画面是不是AI作品。民国的时候作家们就讨论过中国人的幽默感,有些坚持认为有,有些则认为​是天性中所无。
我​的看法是,如果人始终处于紧绷和防御的状态中,是不可能有幽默感的。​你和他们开玩笑,他们就会愤怒地指责你的道德,比如说作假。幽默感需要松弛的状态,​因为有松弛的状态才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笑得出声来,才能感受到那些幽微处的奥妙,才不会每分每秒计算​是不是有人要骗自己,要占自己便宜,始终在防御和攻击的两种状态中切换。
新时代的互联网正在把每一个人训练为鉴定家,分类学专家以及​铁血战士。许多人上网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说吧!这一次咱们喷谁?”。​连带欢笑也是如此:“说吧!这一次咱们哈哈哈哈谁?”。在​那篇古老的钓鱼记》结尾我写道:
当然,只是哈哈哈也没有关系,现在是美好的周末,周末就应该欢笑”。
今天也是周末。

------


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

 


根据碳十四检测结果,苏纳泰尔岩壁画属于史前时代人类先祖的作品,距今约2万年,其中最早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5万年前。它们绘制在长达7.2公里的洞穴岩壁上,初步整理的结果有十二万张,内容生动翔实地纪录了人类早期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其中最多的内容为狩猎,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岩壁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巫师的作品,他们可能是在狩猎队出发前以绘画的方式祈祷​猎获丰收。

虽然这些作品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透视和比例等等概念,先民只是用最为朴质的方法做二维造型,但是先民用矿物颜料和动物毛发绘制的作品,却体现出了对于动物和人类造型的精准把握,和对于动作的​生动表现力,​在艺术成就上甚至超过了早期古埃及人,参加考古发掘的人类美术书专家乔·格林伯格​教授对此评论说:他们是​2万年前的马蒂斯。

在初步整理苏纳泰尔岩壁画​的过程中,专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张编号为North-238Zone-KB931的壁画,看起来是描绘了一群野牛正在奔跑,是无数张类似作品中的一幅,专家推测其功能是为了记载巫师预测​兽群迁徙方向和位置的占卜结果。但是,和所有同类作品不同,专家们在壁画的右上角发现了一个明显为机械物品的类飞行器,它有流线型的梭状外表,并装配有平衡尾翼和触爪或者是​降落用的脚架。

这一发现让考古专家们异常震惊,因为它看起来很像是​类似无人机一类的小型探测器,而属于远古时代的任何自然存在。从图中看,它更像是​某种智慧生命操控探测器在追踪野牛群。受到这张图的鼓励,专家们加快了他们的整理工作,果然发现了更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岩壁画:


如果说North-238Zone-KB931中的飞行器还有别的解释,那么和它毗邻的North-238Zone-KT274​ 所绘制的内容已经再明显不过。它描绘了一群鹿静静站立,每一头鹿都头朝相同的方向。在鹿群目光的焦点,空中的某处,有一艘UFO悬浮在空中。从画中的细节来看,UFO当时还对外散发出某种强烈的光线​,或者是喷射状的气体。

从绘画的技巧上来看,这张画的手法明显要比巫师们生疏许多,​细节处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考古专家推测,这张图应该不是技法娴熟的巫师所为,它看上去更像是狩猎队里的某个前哨,在潜伏抵近兽群进行观察时见到的惊人一幕,以至于他回到岩洞栖息地一定要第一时间​绘制出来。

随后,当East-78Zone-WS1283出现在考古队临时办公室的长桌上时,​所有人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在图中还是那个​UFO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地面上是一群野牛。在野牛群边上,站立着两个身材高大细长的生物​,造型和壁画中所有的人类均不相同。根据“他们”和野牛之间的比例关系,先民明显想要表达这种生命的身高极为高大。专家们还注意到,先民着意描绘了这种生物的眼睛,看上去“他们”只有一只巨大的黑色独眼,或者是头盔上有一个圆形的黑色​目镜。

这是先民的想象,还是先民的​亲眼所见?在苏纳泰尔岩壁画的绘制时代,人类先民还没有出现文字,只有图画,因此,这些壁画背后的故事也许​被永久地封印在时光深处,沉默地证明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并不孤独​。苏纳泰尔岩壁画的出现,也证明在史前时期的地球,还有更多秘密等待着我们今人去发掘。

最后,在苏纳泰尔所有令人困惑的壁画中,还有一张编号为Top-006one-AC02的壁画,向考古队传递来某种费解且令人不安的信号​:


它描绘的场景是许多生物在空中飞旋着向​UFO飞去,在地面上,左侧有一个人类状的人物在呼喊或者是阻拦,而在右侧有一队类人但是更为矮小的生物正在​对面奔来。这种生物外形像人,但是有锋利的满口牙齿,在颈部还有​一排骨刺。

这张图想要表达什么?外星生物在​地球搜集生物标本?还是说外星飞船在地球上释放了某种智慧生命,和人类​进行竞争?还是表达了远古时代不同类型的人类远祖之间的​战争?又或者是只是单纯想表达​某种大规模降临?​外星实验室在地球抛弃​失败试验产品?

真相不得而知,也许随着对苏纳泰尔岩壁画的进一步研究发掘,​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秘密,甚至是找到解答。不过,此刻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在远古时代的地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蛮荒寂寞,​那应该是个很热闹的时代。最起码,在苏纳泰尔​岩洞附近,聚集了一批热爱艺术的人类早期先民,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得以窥视那个遥远的时代​。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