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我自己看过不下十次,每次看完都会笑,而且每次都会重新思考一遍艾迪真正想要说的话。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笑话,主题、内容和技巧都很让人赞叹。为什么我会那么想?
这一段我自己看过不下十次,每次看完都会笑,而且每次都会重新思考一遍艾迪真正想要说的话。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笑话,主题、内容和技巧都很让人赞叹。为什么我会那么想?
求大神帮我把照片里的其他人P掉,这句请求在网上很常见,意思是请求Photoshop高手精修自己的照片,把其他人全部都抹掉,让照片里只剩下自己。每个人都爱自己,都希望自己都在画面焦点,都希望自己完全占据一片风景。
我没有做过类似的请求,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打算。因为对于我而言,真实可能更为重要。我去到一处风景,如果那里到处都是游客,乱哄哄抢角度拍照,那么事实就是如此,我那天见到的风景就是如此。拍一张这样人头攒动的照片,我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
有那么多人和我分享同一处风景,我也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我是他们中的一个,而不是在他们之上。我不需要独占美景,像是一个土财主在自家花园里漫步。尤其不需要装作如此,装作我可以独占,装作我是唯一焦点。
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印象很深。那是一片荒野,天空是晦暗的深红色,大地上只有石头和泥土,我在荒野中不断前行,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寂静中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我感觉到极度干渴疲惫,极度孤独恐惧,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无法停下脚步。而且在梦中我有种明确的感觉,这种跋涉没有尽头。
我问过其他人这是什么,有人回答我说,这就是无间地狱的景象,苦无间,一身无间,时无间,行无间,并且广阔无边,求出无期。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请求说“求大神帮我把照片里的其他人P掉”时,我会忍不住想:他们是在生时就想看见自己在无间地狱里的景象吗?那里的确是只有自己,没有第二个人存在。自己可以拥有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以及无限的泥土和石头构成的风景。如果自我如此重要,自我如此需要独占一切,那么的确可能需要一个无间世界,那里绝对不会有人和自己抢。
不止是PS照片,人们还喜欢PS现实,想要P掉现实里的一切麻烦和障碍。我也曾经动过这个念头,搬去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搬去一个寥寥几户的小镇,然后我就可以获得内心安宁,然后我就可以避开社会竞争,用很少的钱就能生活下去。对了,说不得我还可以买套自己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有这个能力,我的确可以PS现实世界。
不过,当我看到PS先行者先是纷纷出走,然后又纷纷回归时,我就知道PS现实会出问题。人在当下享受一切时会觉得理所当然,忽略所有自己获得利益,只能看到缺陷。觉得远方才有解决这些缺陷的方法,只有远方在存在着答案。等到真去到远方,按照自以为的理解去生活时,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置身其中时,一切又都理所当然,满眼又都是缺陷,人又开始想要逃离。
所以后来有朋友去过某处人间桃源之后回来问我,说什么以后大家去那里养老如何时,我回答说:很好,等你心脏病发,大家把你拉上拖拉机,估计能够出村,但是还没有到镇上你就已经挂了,来不及到省城的医院。不过,大家正好掉头回来拆门板让你躺平晾凉了好下葬,能省不少汽油钱。
说完这些话,我忏悔了好几个月。但是朋友也为之默然,取消了PS现实的计划,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周围的拥挤、喧嚣、压力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海棠无香,杨梅有虫,全看你盯着哪一部分看了。
到现在我也没有搬走,搬到山明水秀,清静自然的桃源。因为我知道桃源不在别处,知道一切所得后面都藏着代价,知道心若不安靠PS现实不解决任何问题。一个想要放下一切逃离到桃源的人,依然忘不掉在那里买一套房子,那就是十二生肖属蜗牛,带着壳子能逃到哪里去?
当然,我也没有请求任何帮我P照片。因为对于我来说,人群是风景的一部分,拥挤杂乱同样是风景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因为这种反差,反而让我感觉风景更美更幽静更壮阔更动人了。我想,相对于幸福顺遂,生活里的麻烦和障碍也是同样如此,我P不掉。也不应该P掉,它们是幸福的底片,生命的水印。
![]() |
痿学学者接头暗号 |
这几天有一件最让我高兴的生活小事---我成功修复了因为沾染酒精而变白的茶几漆面。
我的茶几伤痕累累。红褐色的木头茶几刷了漆,放热水杯就会多出一个白圈,酒精消毒不小心飞溅几滴就会有一片白斑。这样经年累月下来,茶几的漆面看上去就惨不忍睹,给人一种破败潦倒的感觉。
前几天我上网找修复方法,准备尝试一下,实在不行就打算把茶几扔了买个新的。结果,我还真找到了一个我之前绝对想不到的方法:风油精。就是那种两三块钱的风油精,美团上随便找一家店下单再买点零食一并送来。到手之后我试着把风油精滴在因为酒精而变白的漆面上,然后用湿巾一通猛擦,然后奇迹就出现了---白色很快消隐,茶几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
完全恢复这几个字不准确,风油精滴在漆面上其实发生了某种溶解,漆面会出现些许擦过的痕迹。但是和原先显眼的白色斑块相比,这一点点漆面的模糊不算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查找方案过程中我的发现:
1、正确答案是在小红书找到的,并不是百度。小红书上的攻略还提供了其他选项:牙膏、护手霜、身体乳、香水。
2、在手机上使用百度,搜出来的全是视频,效率极低。在PC上使用百度才有文字结果,但是会被理解为车漆变色,有一堆汽修的营销文章充斥结果。
3、在微信内部进行搜索也能找到答案,效果介乎于小红书和百度之间。不过我意外地发现了解决热水杯让漆面变色的解决方法---用蒸汽熨斗加温加湿,漆面吸收水分会恢复正确的折射率,白色消失。
虽然我没有下载小红书,但是在近年的搜索中,我会在百度搜索框里输入:问题+小红书。这样一来,百度就会返回小红书的结果。这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有时候我甚至想小红书应该开历史的倒车,直接推出一个生活百科搜索引擎,应该比百度更好用,而且商业价值更高。
然后我尽量避免在手机上直接使用百度搜索,因为手机上用浏览器打开百度,它就是一个视频搜索。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变成这样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我着急要搜索点什么,百度给我的是一堆视频,每个视频都需要播放完了才知道它说了些什么。
微信搜索一天比一天强,如今也有了AI自动荟萃答案的功能。但是它并没有占领我的心智。当我想要搜索一些什么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想起它来。我认为是产品形态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还在坚持上世纪的搜索引擎风格,一定要在手机那么小的界面上弄个小搜索框?为什么在输入问题之后还要选一下什么全网搜索?
微信是天然的Ai搜索入口,无论是新增一个AI搜索入口,还是专门设立一个微信搜索号,用户最为便当的方式是打开AI搜索,直接输入语音提问,然后AI自动荟萃结果给出反馈。这个时代的搜索引擎应该像个秘书才对,而不应该继续是工程师喜欢的网页大列表。
让用户进行文字输入是不人道的。很多年前就有报道,Google有大量搜索不是关键词,而是完整的一句话,一句自然语言构成的句子。比如说普通用户不会输入:苹果+英文,而是会直接写句子:苹果的英文怎么说?以我的例子来说,酒精撒在茶几上,造成茶几的漆面变色,这件事本身就很复杂。你要让一个普通用户用中文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它需要一点文学功底。既然说不清楚,古典搜索引擎就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也就返回不了正确结果。
相对而言,和一个Ai机器人对话,这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很简单的事情---Ai,我把酒精撒茶几上了,茶几的油漆变成了白色,你告诉我该怎么弄---说这种话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人都能做。而对于Ai 而言,理解自然语言这件事也不困难,它甚至可以和用户反复交流几个回合,最终确定问题是什么,然后再给出答案来。这才是我理解中较为理想的大众搜索引擎的工作模式。
我现在发自内心地希望小红书推出专用的生活百科搜索引擎,包括网页版和PC版,因为小红书内部的内容已经足够多了,但是缺乏好的搜索和展现形式。现在我每次在百度输入:问题+小红书,为什么不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在小红书生活百科搜索引擎里搜索呢?
我也希望微信能推出AI搜索引擎---微信用户是训练好的,他们都知道在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可怜巴巴地希望命中之后激活自动回复。这是真实的搜索场景,而且深入用户心智。他们本身就是用对话的方式在使用搜索,为什么非要逼迫他们去用什么输入框呢?
最后,我也有一点小私心:也许在未来的很多年里,都会不断有人因为搜索如何解决漆面遇热、遇酒精变白而访问这篇文章。那么祝贺他们,在第三段就能看到答案,在第五段和第七段能看到延伸答案,简单直接,不需要先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