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农历乙巳年,也就是蛇年。杭州林隐寺的方丈大和尚每年都会题写一张年历,据说已经持续了十四年之久。今年大和尚写了四个字:
2024-12-18
戴帽子的蛇
2024-12-17
做返自己
2024-12-16
感谢 AI 分身
2024-12-15
成熟以后
2024-12-14
老司机不认路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频繁参加一个竞猜活动,活动方提供两张内容类似的图片,明确告诉大家其中一张是真实图片,一张是 AI 绘画,要求你从两张图片中找出实际拍摄的那一张。
我看到之后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直接下场。什么人也敢开这种盘口?不知道我是资深 AI 画家吗?不知道我浸淫此道数以年计?不知道我对 AI 绘画作品的所有细节了若指掌?知不知道什么叫 AI 老司机?现在就让你知道知道!
十几天参加下来,我的胜率不超过 50%,和扔硬币让老天帮忙回答一个水平。
后来我干脆放弃了,因为心态彻底崩坏,无力继续,只想隐匿。最近我终于调整好心态,可以直面这个问题。就我个人分析,问题主要出在心态上。作为 AI 绘画工具的使用者,我每生成一套图出来,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哪一张最假,最不像,而是找出其中看起来最真实,最像的那一张。
每一次生成图片,我都要这么选择一次,日积月累,就像是一种持续的练习,练到一眼就自动选出最好的那一张,自动抛弃剩下的几张。而所有那些并不参与 AI 绘画的网友,他们的日常行为和我刚好相反:看到一张图片,首先问自己是不是假的,是不是 AI 绘制?看到一段视频,首先问自己是不是实拍,是不是多机位摆拍,是不是有剧本,是不是摄像头长在脸上,以及,是不是 AI 生成?
所以要论起鉴定经验,哪怕我用 AI 画了上万张图,我也比不过一个整天在网上冲浪的普通网友,他的鉴别训练时间远比我长,鉴别经验远比我丰富。
除此之外,我在心态上还犯了一个常见错误:因为这件事我做得足够多,所以我就足够熟,因为我足够熟,所以我肯定全都懂。这是人们的常见病,自我认知总是会覆盖掉真实认知,然后不断外溢。比如说我就见过一位 IT 硬件大佬,搞了几十年服务器,偶然在席间和我聊起微信、微博、抖音这些互联网产品。谈话很不愉快,因为他打断了我十几次,大概的话术是这样:
---「你根本不懂」。
---「我搞了几十年服务器,整个互联网就是我们建起来的」。
---「我们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做互联网产品,哪一个产品没试过?」。
---「你不要和我争,在互联网产品上你没有任何发言权,你就根本不懂什么是产品」。
IT 硬件也许是他非常精通的领域,但是从硬件领域跳到互联网要跨很大一步,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产品又要跨很大一步,从互联网产品到移动互联网产品还要跨很大一步。这样不停跨步,很容易变成劈叉,形成悬空一字马。一只脚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上,一只脚直接跨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上,中间全靠一口真气撑着。
我的问题也一样。的确,我在用 AI 绘画,但我对模型毫无兴趣,也就毫无认知。我专注在一款 AI 模型上,对于其他模型没有多少经验,也就不知道它们如何工作,效果如何,又是精专具体哪一个绘图领域。而精专于特定工具和特定领域的人,只要超出他的认知范围,其实通常可以直接等同于白痴。像我这样的一个白痴,自信满满觉得可以分辨图片真假,就属于严重的自我认知外溢,结果就拉伤了胯,扯到了蛋。
在这个过程里,我学习了一下其他网友鉴别图片真假的方法,学习他们如何通过细节、光影、景深来做判断。这对我的帮助很大,之前因为我太想得到一张「好」图片,或者一张「真」图片,我大脑里的「橡皮擦」会主动擦掉我眼中所见的那些小瑕疵,以此达到一种自我满足,以至于失去了鉴别能力。
通过他人的鉴定方法,反倒让我得以换用一种视角去观察先前我的画作,对于应该画什么,怎么画心里有了一些明悟。AI 绘画存在着我之前不在意的缺陷,它们对应着短板,我不承认是短板而已。现在,我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琢磨如何用长板绕过短板,不要在短板上和数字画家他们正面竞争,免得劈叉太猛,变成一个刚烈的人。
是这样的,老司机也可能不认路,因为他可能只是精专于开车,精专于处理路况。而人的心也是一位老司机,在路上开多了开久了,它就会认为自己可以在海里开,在天上开,所以要时常警策约束,把它限制在合适的路面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在竞猜中的惨败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2024-12-13
记忆偏移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继汉尼拔医生、齐木楠雄之后,昨天我已经启用我的第三套网络头像。一套两枚,一枚打算用于我的朋友圈,一枚已经用于网络世界。 用于朋友圈的头像是「揪心版」,T 恤配字为:失败固然可怕,但是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用于网络世界的头像是「杠精版」, T 恤配字为:与其反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