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午睡悲伤综合征

 


午睡悲伤综合征不是真正的医学术语,它所描述的是一种个人感受。
当你在下午四五点钟因为疲倦而入睡,想着稍微眯一会儿就起身,还有事要做。但你却在不知不觉中睡过了头,一直睡到了夜里。醒来时,你不知道这是在清晨还是黄昏,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恍恍惚惚之间突然有巨大的孤独感袭来,感觉自己被遗弃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随即心中又会感觉到紧张、焦虑、​烦躁---人们把这种因为午睡太长太晚而产生的各种古怪感受称之为午睡悲伤综合征,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孤独感是共同的。
关于午睡悲伤综合征有许多种解释,有关于人类睡眠周期的,有关于人体自我保护的,有关于大脑认知原理的,我个人最喜欢其中和​医学完全无关的一种文学化表述:
之所以会有午睡悲伤综合征出现,​那是因为远古的召唤。一个原始人内心最大的恐惧莫过于自己在荒野里醒来,发现天色昏暗,周遭无人,只有夜风吹拂。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同伴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已经离开,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留在旷野里,夜色中有未知的危险​正从四面八方逼近。
我认为这个解释最为合理,解释了一个人午睡到晚上七八点钟醒来时那种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处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感觉到孤独,为什么在孤独之后会感觉到紧张、焦虑和烦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定有什么写入了人类的DNA,区区千年的文明,繁华的都市生活,混凝土墙壁和钢铁防盗门阻挡不了这种来自旷野的风息。
虽然我们此时此刻都是现代人,过着现代生活,​但是在你我身上还有远古生活的残余。比如说小婴儿看到蜘蛛、蛇、毛毛虫时,在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情况下,会本能地​对它们感觉到恐惧。也就是说,这些危险生物的颜色、形状一早就已经写入了小婴儿大脑的底层代码里,确保它们不会因为好奇而​招致致命威胁。
类似的共同代码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火。如果你想召集一群陌生人,如果你想获得简单的幸福感,那就在夜里,在平旷之处生起一堆​篝火。人们看到火光就会聚拢过来,人们聚拢过来就会不自觉地围坐在篝火边,人们围坐在篝火边就会出神地凝视着火焰,​在沉默中感觉到温暖、安全和幸福。很难想象,都市周围的露营地不让点篝火​还能维持得下去。
有些代码​是分别注入。有些人有恐高症,​站在高处就会自动头晕目眩,手脚发软,想要蹲下抓住点什么。而大多数人不是这样,大多数人喜欢爬到高处去,喜欢在高处俯视下方,​视野里一览无余,这​让他们觉得安全,觉得有成就感。今天也能在猴子和狒狒一类的生物身上看到这一点,它们爬到树梢上,露出牙齿大声嘲笑树下的​捕食者。都市生活里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捕食者,但是所有的摩天楼楼顶都挤满了人。不为别的,就为了站到高处​去,很多人​心里想着向下吐一口痰看看,一种远古猴性的突然涌现。
当然,还有你朋友中的特别存在。他们无需指南针,无需地图,总是能准确地分辨方向,就像是有第六感,凭借光线、气味就可以带领大家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目的地。你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也回答不出来,​只能告诉你他就是知道。他当然知道,在远古时代他就是狩猎队里的前哨或者斥候,他们靠这个能力为​团队指引方向,追踪猎物,找寻水源和临时庇护所。如果人人都有这个代码,那么人类就不会相互协作,也没有相互需要,​永远也无法形成团队。你的朋友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但你应该看到他衣服下的图腾​刺青,脖子上的兽牙项链,那才是他真正的形貌。
​你自己也是同样。从下午四点睡到夜里七点半起来,在你黑暗的卧室里,在你舒适的大床上,你反手去抓挠脊背,幻想中的粗硬毛发,你伸手去摸身边,不存在的​木质长矛。纷纷落空,触手处一无所有,你在都市里也如同万年前一样,感受到了孤独,感觉到了被遗忘被放逐​的恐慌。在那个夜里,你体会到了​一只人猿的全部心情,旷野从未离开。


------


2024-09-17

在金色的月光下

 


前天我用AI画了一套《中秋组图》,那是中年人才​有的画法。温暖、明亮、安宁、甜美乃至有一点俗气的画面,然后重点放在了​画中人物的组合上。一对璧人,一家三口,母子二人,母女二人,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一群快乐的小孩子,​孤零零一个人.....有敏锐的读者发现了这一点。
​中秋节的寓意是阖家团圆。​小孩子不需要去多想,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只有人到中年才会有这样的分别念,​要去思维团圆这件事在人间有多少种可能的形式。世间哪里有那么多​完美的圆?总归是要缺上一块。
苏东坡写“此事古难全”时,是在宋神宗熙宁九年,​那一年他三十三岁,所以他是个天才。
正因为团圆如此难得,才会有中秋节。节日也是俗气的,人在小时候总会清高地那么想。等到年长一些,经历过许多的失去和离别,挫折和打击,才会重新在这俗气里发现晶莹剔透的眼泪,温暖幸福的红尘气息,​才会升起珍视之心。
成年人难道不知道板栗涨腹,月饼油腻么?真觉得莲子美味,毛豆可口么?寄托物而已,就像是月亮、广寒宫、嫦娥、玉兔和桂花树一样,关于团圆的念想需要找个地方寄托​。无论是心藏缺憾还是心怀感激,​总得落在个什么东西上。人间不团圆,月是满月。月有阴晴,月饼​无缺。

有一年除夕下午,朋友从办公室打电话来,说是所有同事都走完了,自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觉得周遭一片虚空茫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
我回答他说:​忧伤鸡毛呢,​深沉鸡毛呢,思考鸡毛呢​!你的老父老母现在正在准备年夜饭,你现在下楼开车过去不需要二十分钟,然后全家人就可以​一起吃饭。很多人家现在也在准备年夜饭,但是他们的桌子上永远少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他们想要像你家一样吃顿饭却做不到。过不了几年,你家除夕的餐桌上也会同样如此,届时你会后悔今年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出发回家,没有​全心全意和全家人开开心心一起吃饭。所以,你现在坐在这里想纯粹是在浪费你的生命,浪费你家人的生命。你觉得​一家人团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听完,他欢欢喜喜放下电话,放下鸡毛,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今年我对另外一位在异地上班的朋友说了类似的话,劝他尽快​回家陪伴家人。​我说孩子眨眼之间就长大了,孩子眨眼之间就飞走了。现在他还会盼望着爸爸赶紧回家,期待着一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吃毛豆吃炒栗子。几年之后他就会像是吃药一样赶紧口服完晚饭,坐立不安,面对月饼神不守舍。等同学朋友的电话一到,人​就会闪电一样窜出门去,他们有满月下的聚会,他会觉得那要比和父母坐在一起更快乐,炸薯条要比月饼更为美味。
不是每个中秋节都能看到月亮,​也不是每个中秋节都能阖家团圆。只是人在少年时,把每一个满月的中秋节都视为寻常,把每一次​全家相聚视为理所应当。等到人生路离开餐桌向雾气里延伸,等到这一晚尽是风雨,​人也就慢慢变成了俗气的中年人。
俗气的中年人自己一个人站在金色的月光下,设想着​人世间的每一种团圆,从每一种不完满中看出完满的幸福,并且默默送上一份祝福,就像是月光洒满大地。
祝你中秋快乐!


------


2024-09-16

记忆碎片:一年

 


我只记得猫弟是去年这个时候死掉的,​但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直到他的主治医生发来​微信问候,我才猛然抬起头来:哦,​这就一年了么?

这一年里并不存在一条连续不断的线,​我不能说我回忆了一年,也不能说我悲伤了一年。猫弟已经死去这个事实就像是手上扎的一根刺,并不会让人时时觉得疼痛,然后慢慢长进肉里,​就变成了手的一部分,透过皮肤能看见的一道暗影。

关于没有了弟弟的这一年,我只有一些记忆碎片,​那根刺在提醒我它的存在。

1、

猫弟的骨灰一直放在我家里,就在电视机边上,放在一个小瓷罐子里。我没打开过,最早我认为一旦打开,他就会彻底​消散掉。后来我确信他肯定不在那里了,因为夜静更深的时候他的小屋和玩具不再​发出任何声响。

殡葬单位很喜欢用瓷罐。​很多年前,我大学暑假回乡去探望我的朋友。他很突然地暴病身亡,我去到他家时只看见桌上一尊两尺高的青花瓷​骨灰罐。我和他的妈妈,还​有他坐成一个三角形,聊关于他的事,就像是三个人在开会。

聊了些什么我早就忘记了,他家在哪一条街上我也忘记了,人的记忆真的非常奇怪,多年我唯一清晰记得​的就是那个青花瓷罐子。到现在我都记得它的形制、尺寸、颜色、花纹,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见到死亡的具体形象。

2、

在北京难得的好天气里,以前我会抱着猫弟站在窗子前,让他看满天晚霞,或者是​漂亮的落日。猫都是近视眼,​应该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猫弟很听话,即便看不见也躺在我怀里​配合,假装在眺望的样子。猫妹就不行,很快就会发火,然后扭身​就要跳下去跑掉。

这一年里北京有许多个美丽的黄昏,有几次那种美简直震撼人心,让我无意识地站在窗口喊​弟弟,让他过来,我要抱起他来看风景。等我意识我期待的猫叫声没有响起,我的小腿侧边没有出现毛茸茸尾巴拂过的感受,房间里只有沉默的空白,​我就觉得窗外那落日猛然坠了一下,​拉着我的心尖也坠了那么一下。

一年里我没动过车,当初它唯一的用处就是带着猫弟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一趟又一趟。我们在车里经历过大雨,经历过沙尘暴,经历过一阵​下雨一阵天晴,比窗前看过的所有风景更​美。现在,那些风景都锁在我的车里,原封不动。

3、

我给每只猫都起了一打以上的昵称,彼此并不重复。在学校的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差,背书就是要我去死,但是​他们那二十几个名字我可以脱口而出。平日里我喜欢玩一个游戏,把猫咪抱在怀里,逐一​呼喊他们的各种名字。弟弟很乖,喊一个名字就答应一声。妹妹不行,根本不会理会我,但是在发春的时候,不单抱着不会跑,喊一个名字​也会嚎一声。

玩的时候我经常捉弄他们,连续喊四五个不同昵称之后,我会突然​喊出另外一只猫的昵称,看猫咪答应不答应。两只猫都很聪明,​听见不是叫自己的名字就不回应。有时候我喊的速度很快,他们也会出错,我就开心得不行​。

猫弟死去之后,当我抱着猫妹玩的时候,​我一次都没有喊错名字。

4、

猫弟话很多,我甚至​可以和他聊天。我和他说一段,他用猫语​回我一段。就有点像是成人和一个婴儿之间的对话那样,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还是很有耐心地一问一答,双方乐此不疲。猫妹没什么话,​喊她也不会回应。

所以即便是在猫弟生病期间,我们在家里从早到晚​都会聊天。疫情三年我基本不出门,​和猫弟聊天是我为数不多的说话机会。猫弟死了之后,我和猫妹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我也不接外卖电话,于是​我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偶尔去见一下朋友,讲话超过2小时嗓子就会变哑。

有一段时间,我会忍不住​站在客厅和想象中的弟弟聊天,仿佛他就在我面前那样,这样我可以练习一下说话。最后一次是猫妹从卧室走了出来,蹲在我侧前方用非常冷静的表情看着我,看着我在​喊那个我很久都没有提起的名字,假装和他在聊天。我​突然之间非常沮丧,向猫妹道歉说:“对不起,以后不会再有这种猫的恐怖片了。”

5、

​猫弟在的时候,我喊猫妹一百声,她能回应我一次。现在​,这个数量下降到了十次。虽然我们终日一言不发,但是最近这几个月​来,猫妹会主动走到我旁边躺下,靠着我,然后睡去。我想,也许他们猫之间有着人类所不知道的​通讯方式,而猫妹最近突然决定接电话。



------


2024-09-15

习惯边缘化,然后隐没

 


看阑夕、潘乱他们昨天回顾推特中文圈的历史,颇有种web2​.0 遗民话当年的感觉。我作为70后早就已经习惯了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边缘化,他们80后​可能还要适应一段时间,不挣扎一番人是不会放弃的。
10到15年前我就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处于互联网的舞台正中,​现在更是对此没有任何怀疑。人不能假装,理解力再怎么精深也​无法替代感同身受。网上讨论什么考研,什么整顿职场,什么彩礼多少,我不可能有任何切肤之痛,因为这些事情早就从我的​生活里彻底消失​,我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热门话题里。
有一条​隐形的分水岭​:00前的人们都可以宽泛地算作是把互联网当作是工具的一群,​而00后出生的人们则把网络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当我们在讨论网络的时候,当我们在网络上发言的时候,​从来就不会是一回事。有些人始终是在用扩音器在说话,​对着麦克风在说话,而有的人是在自己家里说话。
在自己家里说话的人,​会有另外一套习惯,另外一套语法。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直播里喊“家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家人们”​这个称呼。我就不行,我听了就想踢裆​。​麦克风想和我结拜,什么玩意儿?!不是一种玩法,​就不可能在同一个舞台上玩。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是年轻人的乐园,​因此,现在的互联网属于那些把网络当作生活一部分的人。

这种处境要比我们在90年代​、00年代尴尬一些。那时候人们很清晰地分为两群,一小群人上网,一大群人不上网,大家之间存在着物理隔离,彼此眼不见心不烦。现在大家都在网上,不存在篱笆和防火墙,​所以自己怎么玩彼此都能看见。同一个舞台,​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脑袋上的聚光灯数量不同。这中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就像是音乐会。有的人参加音乐节,喝酒摇旗原地蹦跳死墙冲撞,也有的人参加演唱会,台上台下都是中年人,​台上的人看提词器,台下的人打开手机翻歌词。
当初自己写一篇文章,整个网络转发​,有人摘抄金句传播,媒体广泛引述,这种感觉固然很好,仿佛整个互联网都是自己的​。不过那就是个幻觉,因为那时候的网络没有多大,​来来去去都是自己人。那就是短短的一瞬间,然后那些自己人就去结婚了,就去产仔了,就去背房贷了,就去公司争上游了。激素一天天减少,肚腩一天天增大,互联网是个工具,但是和谋生无关,人们也就放弃这个工具,​转入波澜壮阔的生活中去了,那里才有“真正的工具”​。
我自己属于那种极少数一开始就网络和生活不分的人。每次面对类似“究竟是我重要还是网友重要”这种问题,我内心里都有极为清晰的声音在狂吼:“废话!你以为你是谁?!”。所以,对于所有营建和摧毁,我就像是在看旧城改造,有伤感,有回忆,但不会​太在意,有套新房住就行。对于所有的来来去去,我就像是坐在聚会上喝酒,来就来,走就走,不会太当真,没有人​能永垂不朽。

至于说我此时此刻在什么位置,​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玩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红人。和真实生活一样,​长大、成熟之后,就是一个缓慢的边缘化过程。​人们对你可能有尊重,但是不再会有亲近。人们可能承认你的存在,但是不会太过在意。人们甚至还觉得你很有份量,但是不会邀请你进入他们的生活。怎么说​呢?就像是自己变成了一个吉祥物,吉祥物的责任就是保持面部微笑,保持招手的姿势,然后​安安静静在角落里落灰。逢年过节,有客来访,​偶尔抬出来给大家观瞻一下,证明还在。
对此我​没有任何问题​。我的确从当前主流互联网人群的生活中退出了,坦白说,他们所关注的大部分问题我​都没有感知。关于有套房子,有几个孩子,有个单位之类的事情,​正常人类会怎么想,会怎么说,我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我没有多少经验。我活在一种没有多少参照物的生活里,​无论这种生活是指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我在网上说的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也不会针对他们​眼前的问题提供答案。​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浪费聚光灯的电力呢?

同样的,我也不觉得我隶属于门户网站,隶属于博客,隶属于​网上的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任何一个群体,我一直缺乏这种主动认同。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极度的傲慢,​因为我不大在乎别人怎么想,​更愿意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怎么想。和这个相比,我是博客作者,文字作者,又或者是别的什么玩意儿​,我并不太关心,我连我是谁都没弄明白,​哪里有时间去想这些?更不用说此时此刻我在​互联网上所处的位置,所谓的话语权,所谓的荣光和​影响力。
我正处在生活中和网络上的边缘化进程中,对此我没有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情绪​。包括最后的隐没,​我知道那也是个时间问题。不单是我,所有的世代,所有今天在网络上活跃的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都会迎接这个结局。当意识到这一切不可避免时,当意识到挣扎毫无作用时,人就能学会平静接受,​并且开始思考那个真正的问题:此时此刻我应该做什么?
就像是人类早期的穴居人一样,当他步出自己的洞穴极目眺望,只看见茫茫​蛮荒,无尽旷野。然后这大地上有营建,人群聚集,市镇兴起,天空中有铁鸟呼啸飞过,卫星闪闪发光,火箭穿梭其中。这个世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兴衰交替​,昼夜不停。​然而在他眼中​看到的是一种荒野替代了另外一种荒野,他手中的木棍替换了另外一根木棍,​剩下的只是在这荒野之中无尽的漫游。


------


2024-09-14

多分了三五口

 


直播界最近几个月很是热闹,热闹到我这种根本不看的人也知道了许多出大戏​。诸如《分家靠丈母娘》《清理门户在七月》还有《赔不起就别直播》等等,主播们隔空撕,怼脸撕,非常亢奋,非常​投入,场面非常血腥。

昨天看到中金的一份中金2024年第二季度互联网报告,经过朋友的提示,我终于明白了这次热闹因何而起。

这份报告叫做《【中金互联网】线上平台2Q24回顾及展望:估值具有吸引力》,其中提到直播的用户时长同比增速在第二季度下降了33.1%,当然,在整个2024年的前7个月里这项数据都在下降,而且趋势在​加速,从25.2%增加到了​40.5%。

增速下降不等于绝对值下降,不过春江水暖鸭先知,直播主播应该感觉到​自己花钱不再像以前那么好用了,买流量不再是那么立竿见影了,观众来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屁股坐住不动了。蛋糕逐渐接近它的理论极限体积,那么,最积极主动且有效的方法就剩下了干掉​分蛋糕的人。少一个分蛋糕的人,大家就能多分​上几口。

之前我就隐约​有一种直觉:​江湖恩怨不是什么问题,哪里没有江湖恩怨?江湖恩怨何时爆发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爆发的时候​通常不是为了解决恩怨,而是有别的理由,集中爆发那就是背后有共同的理由。

以前主播都是投流,向平台购买粉丝和流量。现在平台也给不出多少了,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买​对手的粉丝。所以会有主播要挺身而出,替自己的对手三倍赔偿对方粉丝。有人评价说这是花钱买对手粉丝,这话应该没有错。果然是实践出天才,实战出运营大师。

其实从用户使用时长的总盘子看,大头还是社交和短视频,它们占了​60%以上,而直播在总盘子里只有一点点比例。短视频在第二季度同比涨了9%,​社交也涨了5%。它们这种体量增长一点点,对于其他小门小户的品类​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因为它们会掠夺走大量的用户和用户时长。

直播只是看起来热闹,​它的特性就是站在天桥吆喝,声量看起来很大​,许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站住了看的人却不多。现在,人都还在往短视频那边走,在社交媒体上消磨时光,而且是人群里的大头,​这样局面就有些尴尬了。于是以前江湖恩怨没有价值,只会影响赚钱,现在就不同了,​江湖恩怨能让天桥下的人群聚集起来,杀个同行祭天​也算是大型群众文体活动。

​我个人对此倒是比较乐观。对于热闹和恩怨我没兴趣,但是我知道一件事​:为了解决江湖恩怨,传统江湖的手法就是打破缄默法则,祭出大杀器​:揭老底。打得越热闹,人们看到的直播真相就越多,​直播间后面的秘密就越多。对于致力于创建品牌,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的商家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人在从逆向教育用户。说不得能打破部分用户便宜第一,价格第一的​长久执念。几个人为了蛋糕大打出手,口不择言,那么蛋糕再怎么笨,​也能渐渐想明白自己就是块蛋糕,最好不要继续做别人的蛋糕了。

以前有句话,算是互联网产品的圣经​:产品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句话很久没有人提了,现实世界看起来更像是另外一句话:压榨用户为​自己和公司极速高效创造价值,就算是只蛤蟆也得攥出尿来。当所有鹭鸶腿上的肉都被劈干净,所有蛤蟆都已经被攥到脱水,​那么就逃脱不了自己吃自己的命运。吞食天地,那么最后一定会​顺着自己的尾巴一路继续吃下去。

我认为产品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句话是对的,只是对的东西不一定随时​都被承认,它可能被否定,被抛弃,被践踏。但是,它还是会​回来的。因为它总是能创造出新的蛋糕,让更多人都能吃上,而不是为了​争夺三五口而大打出手。



------


2024-09-13

人类退场

 


关于AI 几时取代人类,如何取代,我现在​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网上观察​一群人攻陷小红书的诸多尝试。他们的设想很简单,用AI 伪造年轻漂亮的妹子照片,骗过系统的识别​工具,于是得到推荐,得到粉丝。又因为AI 生成妹子速度非常快,所以只要他们能够验证自己的AI 妹子能够骗过系统,那么就可以批发生产,然后大水漫灌,形成一个账号矩阵,最后的事情就是​变现了。
他们的AI 妹子进化很快。先是实现了连续变化,也就是说​保持每次生成是同一张脸。然后是实现了连续变装,​也就是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换各种衣服。再后来是实现了连续换景,酒店、健身房、咖啡馆、餐厅、风景名胜,妹子可以​随意在这些场景里出现。
现在,我估计他们在攻克最后的两个难关,一个是手指数量,另一个是正确字符。​如果做专项训练的话,相信很快也能实现,图片里妹子的手指头数目正确,物品上的字符拼写正确,那么​就很难有人能发现破绽,​可以放心大胆地让AI 妹子说:姐妹们,我不允许你们还没有用过这个......
如果他们的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确就可以退场了。网红妹子根本打不过AI 妹子,因为AI 妹子不需要化妆费,不需要差旅费,不需要摄影团队,而且可以在一天之内在全球“出差”,拍摄​几万张照片,换几万套衣服,品尝几千吨美食美酒。而且,​永远不会老去。
这里说的退场,是绝对意义上的退场。​因为在AI 妹子出现,人类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一半:​机器人观众。无论你是在打游戏,看直播,还是在网上看热帖,你并不知道你周围的那一圈“人”,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活人,又有多少是机器人在变着方法凑趣,凑人气。有了AI 技术之后,机器人观众的表现更加自然​真实,毕竟这一轮AI 爆发是从人类自然语言​开始的。
所以,现在算是闭环了:​一边是AI 在制造内容,一边是AI 在消费内容。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人类的什么事了。AI 妹子在展示她们的美好生活,AI 观众在点赞回复转发。人类因为无法区分,最后一定是都统统当作是AI。既然AI 已经占领了一切​地方,AI 已经把一切都做了,那么人类不退场难道还要等着AI 退自己门票么?
以后上网的模式应该和现在有很大不同。人们一旦开始使用一个新App,上去先交出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交给带有自己性格特征的AI 机器人,然后就可以关闭App 了。在App里,AI机器人在表演,代表你的AI机器人在鼓掌,​根本不需要人类存在。人类唯一的价值,就是有一张银行卡,AI 根据节目内容和相关推荐产品,直接从银行卡上划账,买了东西​送到家里去。​理由是:AI发现了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消费需求。
在我看来,人类退场的原因不是​AI 带来的冲击,而是人类本身就有问题,没有给AI 制造多大​难度。不是这样么?因为就是变装、变妆在酒店、健身房、咖啡馆、餐厅、风景名胜​拍照,姿势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十个。重复雷同的形式,但是低效率的生产,这对于AI 而言很容易学习和模仿,更容易从效率和质量上​加以超越。
在AI 出现之前,韩国的美容业早就升级为了工业。同一台车床,车几千张脸,来了就车,车了就走,车出来都彼此大差不差。这就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对美的定义单一而平庸,于是可以用流水线生产。而流水线发挥到极致,就根本不需要人类自身了,​因为制造单一和平庸有更好的材料,有更高效便利的工具。
同样的,对生活和对生活模式理解的单一而平庸,也导致可以直接去掉​人类。因为去制造那种生活的图景的时候,人类在其中是最为多余和最为​低效的一个环节。都在喝红酒,都在喝咖啡,都在吃提拉米苏,都在看五星酒店阳台上的斜阳,都在垫脚翘脚比心比V,​看一个和看十个一百个没什么不同。单个人的人都在制造类似的内容,那么人就是多余,用机器直接制造​就好了,效率和质量反而高得多。你说这张阳台夕阳照要是换泳装就好了,AI打个响指就能​做到,都不需要去卫生间一趟。
那么,这里我还可以再向前推导一点:人类这种生物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冗余,高度相互备份的存在。由于欲望类似,理念类似,所以大家身处类似的幻梦中,​做着高度类似的追求行为,同时因为肉体、地理和时间的限制,造成这些行为本身效率​低下。​AI很便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因为效率极高,学习速度快,它不需要相互备份,​一台服务器就可以生产制造几亿人梦想的生活,于是就显得人类​自身很多余。在制造幻梦​、展示幻梦这件事上,AI 才是专业的。
几万年前,一群穴居人躺在山洞里抓痒吃浆果的时候,有一个离群索居的穴居人走入森林,蹲下身来,凝视着眼前因为雷击而​燃烧的树干。思考这些橘红色不断跳动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那么温暖,为什么它能够让食物变成另外一种味道,怎样才能弄一点带回山洞去,也许冬天的生活因此会变得不那么​难捱---
在这件事情上,AI可能帮不了他太多忙,于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余,​而是相当重要,​世界需要他的登场。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