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80后和哈佛女孩
2024-01-22
时间定格
2024-01-21
节前聚会
2024-01-20
今日大寒
今日大寒,此刻,我家窗外飘着小雪。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至此二十四节气我们已经全部经历过一遍。下一个节气又要从立春开始,不过今年的立春要特别一点,它并不是农历甲辰年的立春,而是隶属于即将过去的癸卯年---兔年是双立春,一次在年头,一次在年尾,甲辰年没有自己的立春。
2024-01-17
大家是不是都提前撤了啊
从这几天的阅读量和留言反馈上来看,我感觉很多人已经提前撤离,回家过年去了。从过往的经验上来看,年前2周左右人们心思浮动而散乱,无心工作,整天在网上摸鱼,会制造出许多临时的热闹来。等到过年前3天开始,流量就会断崖式下降,人一旦回到家就不会在意网上的任何事情,哪怕是巨星离婚都没有多少人看。然后要等到大年初三左右,人们在家里过了重逢喜悦的劲头,发现问题依然是问题,毛病依然是毛病,脾气依然是脾气,重新两看相厌,于是人们才陆陆续续回到网上来。

2024-01-16
和人说话
2024-01-15
脱稿演讲
2024-01-14
想不起名字
昨天晚上北风紧,和朋友约了去吃涮羊肉,出来时发现隔壁桌坐着脱口秀演员杨笠,和另外一个姑娘谈现场抛梗的话题。真人比电视上显得脸小,也没有那么眉飞色舞。当时一下子没能想起她的名字,和朋友小声介绍的时候卡住了,:“刚才那人是……就是……”。等出了餐厅门,我终于勉强对朋友憋出完整的一句:“我是个普信男。”朋友问:“你说什么?” 我回答说:“没什么,一时短路。”
这就是我的生活常态,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大脑里关于人名地名的储存单元总是有问题,通常无法正常调取。就像昨晚的那个例子,我没有办法在需要的时候想起“杨笠”这两个字,但是我能记住和这个名字有关的周边概念,比如说“普信男”。在我的脑海里,不存在可以直接读取的“杨笠”,只存在“那个女脱口秀演员”,“那个河北妹子”,“那个讲‘普信男’的”。
多年来,因为记不住名字,我每次和人提到什么名字都很困难。有一位香港导演,有一次我想要提到他名字时,我是这么和朋友描述的:就是那谁,那导演,老婆是个喜剧演员,演正剧演技都很好。头发挑染白色戴眼镜,他帮曾志伟的儿子监制了一部好片子,讲两个女孩子友谊的,他还搞过音乐剧电影。
朋友最后听懂了我是在说谁,只是觉得很费劲而已。因为在我那么长的一段话里,完美地依次跳过了:陈可辛、吴君如、《金鸡》、曾国祥、《七月与安生》、马思纯、周冬雨、《如果爱》、张学友---因为我同样一时想不起这些名字来。如果换成是别人,只需要0.01秒,直接说出“陈可辛”三个字,就可以免去这一大段话。
正因为这样,微信救了我一条狗命。看到现在,你应该已经猜到手机通讯录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用处。要拨打一个人的电话,首先我要能想起对方的名字来......有了微信之后,我就得到了一个极大的便利:我能想起一个人的音容笑貌,我能想起他说过什么话,我只是想不起他的名字来。于是,当我想要想什么人名的时候,就会回忆我和他是不是在什么群里,在那个群里,当初他说了什么话,或者别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提到什么特别的概念。然后我就可以通过搜索找到那个群,再用群内搜索,找到那个人。
这样古怪的记忆力给我带来很多困扰。比如说我可以滔滔不绝向人介绍我的老师,回忆我们当初是怎么认识的,回忆他给过我什么教导,回忆他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看法,甚至可以完整复述老师当时的原话。这时候对方打断我,问我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你老师的名字是什么?听到这句话,我就会当场死机。因为我大脑里从来没有这个逻辑,都是记忆老师如何说、老师如何做、老师如何讲解,但从来不会先去想老师的名字,老师就是老师,我很熟悉,只要一想就能看到他的面孔和神情,就能听到他的嗓音......但你问我他叫什么,我真的没有想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是一个需要用搜索引擎搜索老师事迹,才能间接得到老师名字的学生。
多年来我也有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比如说我不记得杨笠这个名字,我也知道这件事。那么,我在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去想办法记忆。笠,就是斗笠,农民在雨天里会用的雨具。所以,杨笠可以理解为下雨天,一个农民戴着斗笠牵着一头羊。那么,下次我需要回想她名字的时候,我就去想“雨天的农夫”,然后自己想办法解释,雨天的农夫是什么意思。当然,这个方法不是很好,因为戴着斗笠也可以是戴笠,戴笠刚好字雨农。
在陈可辛的问题上,解决方案要好一些。中文里有一种上下联毫无任何关系,但是对仗严整的对联,叫做“无情对”。比如说著名的: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又比如说经典的:闭门羹,开塞露。陈可辛的名字刚好也有一副无情对:甜不辣,陈可辛。对于我来说,记住陈可辛三个字很困难,但是记住甜不辣要简单很多。所以,我可以记住甜不辣,然后去花一点时间想和甜不辣对仗的三个字是什么,就可以得到陈可辛。
也不是没有缺陷和风险,如果有天我见到陈可辛,很有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您好,甜不辣导演。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小区群里每天都有一项保留节目:外卖找主人。今天我随手点开照片一看,发现订单单号是「JD」开头---邻居们已经开始使用京东外卖。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外卖大战了,其实我也不大理解,为什么美团、饿了么它们好容易把外卖做成一项又苦又累又麻烦据说还不赚钱的生意,依然阻挡不了京东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