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在电梯里开始叫车
2024-07-06
从比喻开始学习写作
如果不考虑架构,不考虑立意,不考虑内核,单纯从技巧上来说,我认为比喻是写作的核心。
直指人心,直指事物本质的从来都很少,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描述,天然就带着偏离和扭曲。“糖是甜的”,这句话无论是说还是读,和你在舌头上感知到的那种滋味永远是两回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比喻,提供的都是相对概念,主要用途是为了描述,并不涉及真实。
虽然都是描述,人们依然还是在追求更为精准更为形象的效果。作家紫金陈的文笔为人所调笑,因为他会在小说里写“眼泪就如兰州拉面般滚下来”、“保安伸出大手,像张印度飞饼一样拦在了他的面前”之类的段子。这些段子让人觉得好笑,让人觉得紫金陈文笔不行,是因为比喻不恰当,感觉作家由于长期饥饿,能在万事万物上看出食物来。
当然,你说“两个人爱得就像是京酱肉丝一样”也没有多大问题,古人也说如胶似漆、蜜里调油,还是比喻,但是字要少很多,而且很好理解。尤其是那个“调”字,再精准不过了。
精准的比喻就是文学创作。我最近看了一个美国脱口秀,演员谈到美国总统拜登,说自己很喜欢他,也支持他,但是,演员在这里做了一个转折,说但是拜登太过老迈,无论做什么都让人很担忧。这时,演员用了一个比喻:就像是你去朋友家,看到他家那条16岁的老狗艰难地朝自己奔来,然后,你还得假模假式地赞美---嗨!好样的!真棒!
这个比喻就用得很好,台下观众爆笑不已。无论是他创作出来的这种情景,还是这种形象,又或者是自己的心态,都非常精准,都非常形象。
还有另外一个经典例子,在美国历史名作《光荣与梦想》里,形容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的神态,用了这样一句话:“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有人认为这是描述,不,这是比喻,把志得意满这种心态比拟为身体里男性零部件的金属化,把心态比拟为动作和声音---撞击和叮当响。
这种比喻让人难忘。100年后,200年后的人们不会再来关心杜鲁门总统,但是他们还是会记得这个句子,因此杜鲁门会作为那个睾丸叮当响的总统而被记住。
2024-07-05
失传的游戏
2024-07-04
30岁以后
![]() |
| 大家都说你很聪明因为觉得你博学多才,懂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但是你自己知道,实际上你了解的都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而且你其实根本没有深入了解任何领域,你根本不擅长任何事情 |
2024-07-03
低速网络
2024-07-02
独一无二
2024-06-30
与苦同行
近期热门博文
-
恨不得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立即就去旅行,就像是去奔赴一场私奔,那是很多年前我会有的心情。现在我更愿意待在家里,从客厅旅行到厨房,从厨房冲好咖啡再浪游到窗前。 年少时我的问题是坐不住,根本坐不住。不需要在公共假期靠近才坐不住,每天日落时分我就坐不住。在学校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离...
-
无论真实水准如何,起码在我朋友们那里,如今的我已经是个专家。于是,我现在也就有了一项新业务:AI作品鉴别师。朋友会把疑似AI 创作的高度拟真作品传给我,要求我鉴定这是实拍还是AI生成。 昨天我接到的新项目是一位中国大妈在大卫像前大喊大叫,痛斥雕像伤风败俗,教坏细路的视频: 视频中...
-
今天我满五十周岁。 人不是一下子就跳到五十岁,但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老去。此刻我对五十岁还没有多少概念,因为日子是一天天过下来的,变化也是一点一滴逐次降临,于是我很难觉察自己其实已经变了那么多,觉得自己只是刚刚从昨天走来。 这个昨天可能是1990年夏天的那个中午,我从昆八中骑着自行车...
-
所有会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他人的情感、道德勒索的人,所有习惯于把一切都首先归咎于自己身的人,我认为都应该看一看 西德妮·斯威尼接受《GQ》记者 凯瑟琳·施特费尔的3 分钟访谈视频,因为在那段视频里, 西德妮·斯威尼很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绝不内耗」。 此前, 西德妮·斯威尼接了一条牛...
-
首先声明,今天我要分享的这张图片其实是一个人类视觉实验,和定力测试没有任何关系。但世间凡有一物,未必只有原初设计时的唯一功用,人们总是可以想出奇奇怪怪的其他用法来。 这张图片对应的概念叫做: 特克斯勒消逝效应( Troxler’s Effect ),由德国-瑞士双国籍哲学家兼医...


